。田掌柜坐在那里,看清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桩生意做成了,最后以八十两的价格成交。待田掌柜走后,赵父给了大伯五两,开始大伯还推脱不要,但经不住赵父的一再劝说就拿上了。怎么说有了这五两银子今年就不用愁了,自己挣的可以存起来给儿子说媳妇儿的时候用。但说了以后有什么还找他保准办的漂漂亮亮的。何况人家里边还有一个读书人咧。
那头大伯刚走,赵玲玲一家人就高兴起来了,赵父是高兴儿子考试的钱有着落了还有剩余。瑶瑶是高兴父母不用那么发愁了,(你看,多么孝顺的女儿呀!)玲玲想对来说就平静多了,只是迈出那么一小步而已。兴奋过后,待大家平静下来以后就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这剩下的钱该怎么办?
经过赵父大致估算了一下,大儿子考试需要二十两,再出去小儿子一年的束脩五两银子,还剩五十两。别小看这五十两,这可是农村人家五六年的积蓄。
“我们把这银子分成两份,用三十两来买地剩下来放起来怎么样?”焦母首先变态,声音中还带着颤音儿。不难看出焦氏还没从八十两的巨额钱财中平静下来。
“不,留五两给玲玲,这次完全是我们玲玲的功劳。剩下的都买成土地。他娘、瑶瑶你们觉得怎么样?”在赵父的心中土地就是农家人生存的保障,地越多他心才会越踏实。
瑶瑶心里也觉得赵父多买地是正确的,不过瑶瑶还觉得留下点银子应对突发状况也是有必要的。在任何时代女人骨子里那颗求安稳的心是不会变的:“爹,娘我觉的应该留下五两就行了,剩下的都买成土地才好。”瑶瑶综合了父母双方的意见并结合现在家里的情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说完还和玲玲悄悄打了个眼色。
玲玲还在感叹自己手里没钱不方便时,没想到赵父蹦出这么一句激动人心的话时,高兴的差点蹦起来。赵父太开明了,在古代还能碰见这么给力的父母赵玲玲在心里悄悄地谢过了老天。有了银子玲玲就会方便许多。
最后,赵父经过思考觉的大女儿瑶瑶比自己夫妻两考虑的周到多了,决定采用瑶瑶的建议。
第十七章 买地
确定下这钱该如何用后,赵父当天晚上就提着下午自家做的甜甜圈去了里正家。
“刘大婶,里正在家吗?”刚到里正家门口赵父正好看见里正的老婆刘氏赶紧到招呼。
“大兄弟,找你大哥有啥事啊!在屋咧,快进来吧。”说话声音不似平常妇女的大嗓门儿,刘氏是鲜少外地嫁来的媳妇儿,据说还是举人家的小姐。所以刘氏看起来永远是体体面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