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孟景灏恩赏女眷省亲后,凡有女眷的皇子都纷纷效仿,各高门大户一瞧,不知怎么琢磨的,也让家里的女眷省亲去。
连带的京都百姓家也兴起了一股让媳妇回娘家的热头。
满京都的人妇都高兴的了不得。
在孟景灏所定省亲的最后一日,梅怜宝和梅怜奴坐上了回家的华盖红轮车。
两位夫人加起来的仪仗,浩浩荡荡也很是壮观,吸引了不少路人围看。
偷偷掀开帘子一角,梅怜宝就瞧见了一个头戴红花,骑着毛驴的妇人,一脸的喜气洋洋,没过一会儿又一见了一个喜气洋洋的老妇人,老妇人坐在毛驴拉的板车上,周围跟着三个壮实的男丁,看脸庞,准准的是那老妇人的儿子。
梅怜宝笑道:“我省亲就罢了,今儿个倒是巧,遇着这么些也回家省亲的。”
“奴婢也瞧见了一个骑毛驴的,莫不是今日是省亲日?”蓝玉玩笑道。
“人家都喜气洋洋的,我也该喜气洋洋的。”她现在也算“锦衣还乡”了,她为尊,自然是她让别人不自在,而不是反过来。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梅怜宝怡然自得起来,一路欣赏着风景和人,乐滋滋的就倒了满井庄。
第42章 痴女儿(三)
远远的就看见,那一片云山雾霭,层林尽染。
近了,又见一间间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院门口都拾掇出来了一块地,扎着篱笆,这个季节还青青翠翠长在地里的只剩一行行的韭菜了。隐隐还能听见鸡鸣犬吠和大人小孩的说笑声。
看着马车进了庄子上的石板路面上就都纷纷跪了下来,个个满脸堆笑,仿佛是自家有出息的女孩归宁一般。
看着这比县城也只差了一点的庄子,还有这些打从心底里欢喜的村民,梅怜宝心里很不得劲,她爹梅严德这人向来把自己的名声经营的很好,不但会哄骗她们姐妹,连乡民们都吃他那套。
梅氏是满井庄最大的乡绅,满井庄之所以成了十里八乡都有名的富庄,她爹功不可没,拿钱修路铺桥,遇旱涝,就给乡亲们开仓放粮,若有严冬疾病,还给新袄保暖,熬药施粥,家里没有营生的,还让去自家铺子里当学徒,他自己经商赚的盆满钵满,也不忘同乡,但凡能帮的他都提携,有时还会给村里找钱路,领着全村的人一同发家致富,这才有现在的满井庄。
也是凭着这些善举,加之本就有秀才功名在身,他才捐到了个挂名吏部的八品给事郎散官。
若非有个芝麻大的官身,她和梅怜奴连被纳到太子府的资格都没有。
他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