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碧水湾旁,他的眼睛像紫苑花一样美丽。我们在湖山相遇,他让我想起当年带我骑山诨的少年,可是这样的感情,我却不能说出来,只能告诉群山。花之君主,树的国度,俏皮的仙女下凡来,游历灵界。我拂衣归山,见满山姹紫嫣红,提笔写诗,气冲天宇。银河落下光华万丈后,天亮了,孟子山升起一轮朝阳。明天,我们卸下武器,冰释前嫌,一起登上孟子山的古道,我愿和大家一起清扫凋零的兰花。今日,神界留有羲和神女写下的诗文,却不见羲和的坟墓。昔日,我的母亲,昭华神女羲和,是风华绝代的佳人。可惜我叫她她再听不见,尚烟丫头只能轻轻放下笔。万物苍生百年,便有数代子孙更迭,世事变幻太快,情谊却深重可留绵长。所以,诸君何不与我共饮一杯,纪念这份万古情谊。
第17章 明月却多情
尚烟道:“怎么个比法?”
芷姗望向戏台,见兔儿爷们正在表演刀舞,道:“我便以‘刀舞’为主题,《神凤语》为词牌,起一首词,请尚烟姐姐来接龙,可好?”
“一切谨听姗儿吩咐。”尚烟笑道。
芷姗提笔,在纸上写下第一句:
“今儿郎舞刀光。”
尚烟想了想,便在后面也接了三个字:“撼四方。”抬头望了芷姗一眼,道:“不够?不够我继续了。”
而后又写下:
“入阵群龙天地曲高扬。”
芷姗读了读尚烟填的词,那一股退意再次涌现,硬着头皮写下又一句:
“散如雪。”
她故意写了消沉的句子,本有意将尚烟词里的气势拽下去,哪知,尚烟接着写的是:
“聚时烈,更沧桑。”
此刻,旁边已有学生感慨道:“九天上的神女下笔就是非比寻常,可婉约,可豪放。”
韶宇得意道:“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什么血统的神女。”
芷姗知道,不论是这位学生,还是韶宇,其实都是在夸赞尚烟,气不过,咬了咬牙,赌气写了与前文完全不相干的一句:
“美色终将白首。”
尚烟看见这句,抿唇而笑,提笔,只写了三个字:
“又何妨?”
竟把整首词接上了,还多了一股大气慷慨的调调:
今儿郎舞刀光,撼四方。入阵群龙天地曲高扬。散如雪,聚时烈,更沧桑。美色终将白首,又何妨?
“好词,甚好。”柳先生竖起大拇指。
方才读尚烟山诨诗作时,柳先生便留意到,她在诗作中自称“仙女”。若寻常树灵这样写,难免矫情自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