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船变成了装载飞机只有十几二十架,最多二三十架的护航航母。
奥斯曼人的造船业并不发达,虽然接受了中方全面的技术,更有大批的中方技术人员援助,可还是废了很长的时间才将十二艘万吨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运输船‘变成’了护航航母。他们一共能够装载355架飞机。但合理载机数量只有235架,多出来的120架飞机是绑在甲板面上的。
这点上中国不会学习历史上的小日本,我‘大蝗军’的航母甲板虽然是非常之整洁,非常之干净,但然并卵。飞机数量才是航母战斗力的第一要素,飞机起飞之便捷也是直接影响航母战斗力的关键。
原时空的小鬼子学的是英国人,飞机平时都放在机库里,只是在战时利用升降机把飞机升到甲板上,然后起飞。这种做法做法的优点是飞机不容易损坏。但载机数量少——同等吨位情况下,载机数量少于老美,而且出动时灵活性差。
中国现在走的是老美的路子,全甲板进攻。将甲板作为停放飞机的场所。机库实际上只是充当维修站以及储存备用飞机的场所。整个航母甲板上都堆满了飞机。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飞机起飞攻击速度快,装载飞机数量多,但平时飞机在甲板上风吹雨打。容易损伤。
但这点对于奥斯曼背后的中国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中国的要求只有一个。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这12艘护航航母的战斗力。它们所组织成的奥斯曼海军舰队主力,将是接下来左右奥斯曼战争走向的胜负手。也是整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不管是隐居幕后的刘暹,还是站在台前的小刘皇帝和这届内阁,以及军中各兵种大佬们,全都无比期望着航母的发挥。而这第一炮就打在了伊拉克利翁!
负责这支航母舰队的是现任奥斯曼苏丹艾哈迈迪四世的叔叔穆罕默德。瓦希代丁。本。阿卜杜勒。麦吉德。本。马哈茂德。但是穆罕默德显然没能力真正的带领这支舰队,现在负责这支舰队作战的是一群日本人和少数几个中**官。
年近七十岁的东乡平八郎站在旗舰星月号的司令塔里,他是被刘暹直接标中的。舰队参谋长是秋山真之,他比东乡平八郎小二十岁,是前东京政府海军部次长,日本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校长。
日本是早已经不放在中国的眼中了,但是东乡平八郎、秋山真之等原时空的日本英杰,老刘皇帝可一刻也不成忘记。尤其是海军方面的人才。
在这个时空,没有了中日甲午战争,更没有日俄战争,东乡平八郎这颗珍珠再光芒四射也只能被深深的埋进黄沙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