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从老皇帝建国时候开始,就压根不是这样的政府。当年大批投降的清廷官员,能真正坐到实权位置的有多少?可保住家产和人头就是万幸了。
即使那些依旧留在实权位置上的降官们,也是乖乖的按照新朝的规矩来办。断没有新朝对他们的‘利益’进行妥协的理由和可能。
而且左天平对于克什米尔地区的‘知识阶层’评价很低,认为这些人即使有一定的知识,也他娘的全是信仰神学,对于如何担当一个称职的官员,半毛钱作用都没有。这样的人入不了左天平的眼的。不堪藏省的那两位现在都开始乖乖的‘与时俱进’了么,这两人作为国家宗教局的副局长之二。脑子还是很聪明的。所以给克什米尔当地的知识阶层进行任何的妥协,都让左天平觉得给的很不值。
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整个局面比左天平想的要好很多。报考正式公务员的虽然只有19人,可愿意做临时公务员和政府‘临时工’的却有二三百人报名。
经过两天上下午各一门的考试。四课的笔试就结束了。笔试内容分为文化(含历史),算术,地理。综合知识。文化课还算好,基本的文字功底加上对印度、西藏、中国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对于这些克什米尔的知识阶层来说不算太难。至少他们能写出其中的一部分。而算术,地理。就是两极分化了,有一部分人这两门成绩考的很好,也有很多人答的一塌糊涂。
最后综合知识考卷的答案更是让许多的阅卷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就是国内初中生的水平,回答这些问题也不至于到不堪入目的地步。
“完全就是一群小学生!还是不好好学习的小学生。”
除了有限的一部分人外,亲自阅卷的左天平说了这么一句让整个克什米尔人在未来的二十年中非常无地自容的话。
罗布顿珠早年生活富足的时候曾经到过拉萨,当然,他没有可能去见藏传佛教的两位主宰,而是在拉萨的佛学院学习。那是针对藏省上层贵族们专门设立的一座学院,里面的学生最多时高达800人。
这个数字对于整个藏省贵族家庭来说绝对是非常少的。何况800人中海油罗布顿珠这样的商人子弟,可想而知里面真正的‘贵人’有多少了。
早期的时候,老皇帝为了安抚藏省,别在那里爆出乱子,让英国人看到可乘之机,对于藏省的要求几乎是抄袭了满清的制度。但是随着驻藏部队在藏省日渐根基稳固,随着藏省与四川的交通一点点改善,1885年的时候中央政府对藏省彻底动手了。
两位‘转世圣人’非常直觉的放弃了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