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重巡、轻巡等高速战舰组成的快速反击部队,配合着空军的进攻,对亚丁湾海口区域逗留的中国舰队主力进行反击。
这样的力量不可能消灭掉中国大舰队,三国联合海军的意图只是将中国人赶回去就行。这至少给了泰穆尔·本·费萨尔苏丹一个交代。
杰利科、舍尔等人做决定很快捷,但要计划实施就不是瞬间达成的了。值得庆幸的是半岛不缺燃油,哪儿都不缺燃烧,三国航空部队迅速向塞拉莱方向飞来。同时快速反应舰队也生火拔锚,冒着滚滚黑烟向着东方挺进。
只是东西两边的大舰队彼此间有着超过700公里的间距,即使这些高速战舰的速度够快,也要一天的时间航行。两边真正的开战,更要等到空军交手的结果。
与索马里方的空战一样,亚丁湾沿海区域的空战也规模巨大,残酷性极高。只是同索马里不一样,直接触身战场的刘暹是能够直接指挥的。
而大规模空战的指挥艺术是什么?不是战机的空中格斗,那是飞行员要考虑的问题;也不是机群突袭和空袭的战术,那是属于架机升空的中层指挥官们的临战指挥。作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他的指挥艺术就是把握机群降落、补充、再升空的节奏。
错开与敌人针尖对麦芒的锋锐,以少量战机吸引敌机群的注意力,在敌机油量减少到要返航的时机,大队战机猛扑而上。这样的战斗当然有胜无败。
刘暹相信三国飞行员中有个别思想境界高,高到不把自身的安危放在心上,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但他更相信大部分的三国飞行员们是没这么高的思想境界的。
每个飞行员对自己的滞空时间都有精准的判断,当以上的情况发生时,这些飞行员内心的压力会陡然沉重到一个无法承受的地步。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只会想着摆脱中国飞机,尽快的往回飞。才没心事去拼命一战呢。
这对中国海航兵的益处显而易见。
只是这种节奏的把握在正常的空战当中,应该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赐良机’。但是在刘暹的控制之下,这种‘天赐良机’频频上演在亚丁湾沿海的大空战中。
一场本该很激烈的决战,被老皇帝打成了一面倒……
第八百九十一章圣战
塞拉莱。
英法德三国战机噼里啪啦的从天空中一阵猛坠,泰穆尔·本·费萨尔苏丹真的有点稀了。他完全想不到空战的结果是这样的一边倒。
明明天空中中国的飞机还不到英法德三国战机的一半,受伤的却始终是‘英法德’!
至少100架飞机被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