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了黑非洲的战争。他们现在全部的力量都在对抗穷党联盟,现在他们对北非的控制力也在逐年下降,这样的实力怎么可能去狂妄的挑战中国?即使是在经济上。”
“这都是你自己的妄想。作为一名董事长,你应当做的是对股东的利益负责,而不是对世界大事负责。你现在做的事情已经违背了股东的利益,我会代表股东向法院起诉你的。”
第九百二十一章1985年的英国人
ps:新书《我要当球长》已经上传,渴望大伙儿继续支持。
乔治·亚历山大决定回国了,他已经拿到了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震旦大学生物工程学的博士学位,拒绝了留在震旦大学生物系任教的机会,拒绝了多家中国大公司和研究所的聘请。年仅26岁的他是所有英国在上海留学生中最耀眼的一颗星,甚至是所有欧洲籍上海留学生中最耀眼的白马王子。
他性格开朗,英俊,个子高大。热爱运动的他还有一副好身材。
而就是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人,现在却在英国留学生一片的质疑声中,收拾起行李,踏上了飞往伦敦的飞机。
20世纪八十年代能来中国留学的英国学生并不多,北美的很多所名校并不比中国本土的大学逊色,而那里的白种人明显比中国本土要少,民间对于白种人的态度也比中国本土要宽和很多。所以更多地欧洲留学生会选择去北美,而不是来中国大陆。
当然,在毕业之后选择从中国大陆返回欧洲的留学生数量更少,特别是英国人,刚刚结束不久的‘欧格里夫战役’,让英国人的名声在中国变得臭大姐。1985年,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全英煤炭工人大罢工,领导英国保守党政府的撒切尔夫人刚刚赢得彻底的胜利,她带领英国政府用强硬而富有智慧的手段击垮了实力雄厚的英国全国矿工工会。
这场罢工运动在中国媒体的评论中当然是正义的,它对英国现代工业关系具有决定性影响,罢工的失败极大削弱了英国的工会运动。也可以被看成是玛格丽特·撒切尔政府和保守党的在政治及********上的一场重大胜利。他们重重的给了自六十年代就从欧洲开始盛行起来的‘合法罢工、集会抗议’运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45年前的盟军集团对穷党联盟一记犀利的回击。
但是这些在上海的留学生又能知道多少内中的详情呢?
学生都是热血的,他们同情罢工的煤矿工人。因为英国的煤矿业是由伊恩·麦格雷戈领导的国家煤矿局管理的一个国有企业。是的,国有企业,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样,这个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