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事,所以才借题发挥,故意让李家下不了台?
可是想到自己安排的那些人身份都很普通,恐怕就连那些人亲人都不一定能猜到他们与自己的关系,忠王又怎么可能知道
听完前因后果,晋鞅沉吟道:“李相,朕的这位堂叔性格向来鲁莽,朕这就让人把他带回去,不会再让他来闹李家人。”
堂叔?李光吉内心一口血差点没有吐出来,这都差了多少辈的血缘关系了,陛下竟然还如此亲近的称忠王为堂叔?
陛下不是讨厌鱼肉乡里的人吗,怎么对忠王的态度如此和蔼?
那些弹劾忠王的奏折,竟没有对陛下判断产生影响吗?如果这是真的,可见陛下内心有多坚定,坚定的简直让人害怕。
而且这明显维护忠王的态度,言外之意简直就是,忠王就是这种不靠谱的人,你这种靠谱的人,就多担待吧。
李光吉觉得有些憋屈,可是见陛下分明对两家之事不愿多管的态度,他只好行了一个礼后,便退了下去。
“什么簪缨世家,什么礼仪标榜,连尊卑贵贱都不分,何谈礼节?”忠王的长随扯着嗓子骂,这些话里字字不带脏,但是每一句话却像是在戳李家人心肝。
李家瞧不上忠王这种头脑简四肢发达的人,可是对方是铁帽子王,是大丰朝不少人都不知道的浑人,所以对方即使泼了他们家的大门,他们也不好对忠王用武力,只是与忠王带来的人互相争辩。
见铁帽子王与一等世家李氏一族闹得不可开交,这让不少围观群众激动得眼睛都红了,恨不得两边立刻打起来,那就更有意思了。
让大家失望的是,李家很聪明的没有主动与忠王带来的人起武力冲突,而忠王也没有让下人动手打人,只是让下人去骂李家,前面一个人嗓子哑了,便换另一个人上,俨然一副镇头村口仗势欺人的街霸模样。
李家傲立京城这么多年,何时遇到这这种不讲理的事,好几个李家人差点被气得一口气上不来。
反观把李家气成这幅模样的忠王,竟是坐在一把雕花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端着青花茶杯,优哉游哉的样子,简直刷新了京城众人的三观。
原来有了矛盾,还能这么干?
看看李家人都气成啥样儿了,这位忠王爷还能悠闲的喝茶,简直没有把李家放在眼里。
不少人对李家这种家族,是带着羡慕嫉妒恨这种情绪的,所以突然见到高高在上的李家人,竟被人如此欺负,旁边不少围观的人心里,竟有种难言的快/感,隐隐约约有种希望李家更倒霉的期盼。
堂堂王爷与丞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