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等数案并审,其中指证宁王杀人谋反的,便是那些被他曾抓起来的灾民,饶是其中有一大半因为害怕不敢来,但剩下的也有好几百号人,廷尉府衙门的院子里站得满满当当,你一言我一语,那负责记录案件情况的小吏都快忙不过来了。
但是有了这几百号人的证言,加之凌元辰抓人之时,萧承和当场反抗,还当着周廷之的面杀了好几个人,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了。
萧承和不肯认罪,但架不住有个贪生怕死的人上赶着招认了,周嘉梦哭得是梨花带雨,不住地说自己被萧承和所骗,求廷尉老爷开恩,求皇帝陛下开恩。
一个十七八岁,闺阁里娇养着的姑娘,出嫁后又被萧承和捧着,哪里见过廷尉府审案的阵仗,心知无力回天,只能一五一十地将萧承和如何与她爹、她的几位姐夫共谋,这其中还牵扯到许多底下的小官。说起来周嘉梦的记性也是好,但凡是见过的,都能将姓名相貌或官职说出个一二来。
周廷之审理过不少大案、重案,但这样胆大包天、利欲熏心,仅凭着空口说白话给人许以重利,就能让人替他做事的人,周廷之还是第一回见,而上上下下,凡是有官职在身的,算下来竟然有百人之多,要知道,就是几年前的怀王谋反案,也没有这么多人参与其中,更何况武英候乃是二品大员,论职级,还要高出周廷之半品,是杀了,还是流放,不是周廷之能做主的,他只好命人将一干人犯重新押回牢中,匆匆地进宫去向皇帝禀报了
重生名门千金。
萧承和被抓之后,谢瑶光的心里就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她知道谋反之罪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倒没有再关注案件的进展,反倒是华月时不时地进宫同她说几句。
“你可不知道,宁王的案子一开审,长安城里酒楼茶肆的说书先生们可没闲着,又把当年仁德太子逼宫篡位的事儿拿出来说,还评价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当年先帝是虎毒不食子,怎么会想到是给另外一个儿子埋下了祸根呢,现在老百姓们,尤其是那些曾经被萧承和抓走的灾民,都恨不得朝廷立刻判他砍头大罪呢。”
华月郡主说得是眉飞色舞,也不知躲在茶舍酒馆之中听了多少的话本评书。
谢瑶光哦了一声,似乎并没有多感兴趣,依旧不紧不慢地啜了口茶,这才道:“判什么刑罚,也不是说说就能算的,你要是闲得慌,不如我给你找点儿事情做?”
“什么事?”大抵是上一次跟凌元辰一起去丘山行宫抓人让她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这回谢瑶光刚一开口,就忙不迭地问起了具体事项。
“现在滞留在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