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待兴,说白了根本就是什么都没有的穷地方,日子过得比在京城里苦的多不算,前些日子还写信来叫家里送了三车的东西过去。”
“我看这三车东西恐怕不是给大人的,多半是为了柠柠。”燕鸿飞漫不经心地回应说。
柠柠就是燕驰飞与孟珠的女儿。
燕老夫人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小丫头,赔钱货来的,养得那样矜贵有什么用。想当年我们小时候随便有口米汤菜糊不也都活下来了,到现在还很健壮呢!”
那是在老家时穷苦潦倒,如今早成了勋贵人家,别说是国公爷的亲孙女,就是家中下人的孩子恐怕都不吃白米汤、烂菜糊这种破东西。
燕鸿飞心里并不认同祖母的说法,不过在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他从来不与燕老夫人顶撞,反而顺着她的意思说下去:“这倒也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长大后未必比穷苦人家的孩子有出息。”
“可不是,”到底还是长孙明白事理,燕老夫人像找到知音一般,越发收不住嘴,“都说一人当官,全家鸡犬升天,可我看你弟弟这官当得真不怎么样,自己养不活妻儿,还得依靠家里补贴,真不如你做生意,每年盈利几百万两,早早就能担负起全家生活所需。”
被夸奖没人不开心,就算与事实不完全相符,也不会有人故意说破,燕鸿飞翘着嘴角,无不得意地说:“二弟还年轻,将来仕途路还长。只是如今乃太平盛世,若像父亲一样成为皇帝的心腹恐怕是办不到了,不过到底能靠父亲庇佑,承袭国公爵位,一辈子有俸禄食扈,生活总是不愁的,只是等父亲不在之后,国公府未必还能有如今这般风光。”
“可不是,如今你父亲还在,那些大臣们还给几分面子,将来,哼。”燕老夫人鄙夷道,“真要说起来,你父亲的面子也不怎么管用,否则的话驰飞骁飞兄弟两个还用得着乡试、会试、殿试一步步考上去,又得从什么七品翰林做起,一年年的熬资历,根本没比那些种田人家出来考状元的多占任何便宜。”
这就是不明白本朝官制,胡乱埋怨的无知言论了。
晋国做官分文武两种,文官依照前朝惯例,有极为严谨的科举制度,不管你是讨饭出身,还是世家贵族,都得靠上进士才能当官。若是走武官的道路,虽不像文官那般有统一的考核,不过不论是投效军队,还是进入亲军十二卫,都要考查武功与兵法两种,前者是实打实的真功夫,后者则也少不得多年苦读才能有所成就。这些都是为了避免权贵人家的子弟不学无术,只靠祖荫走关系入朝为官,却根本当不起应担负的责任,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