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人没一个不翘大拇指的。这不,这两天正张罗着给村里打两口井呢。
就有人说了,用那曲水江里的水不行?还要打井?
彭大磊说:“那曲水江的水平时用来浇地洗衣服啥的都行,可是这要入口的水还是干净点的好。谁知道那曲水江上游有啥呢,是不?再说了,到了冬天这江水是要全部冻上的,到时候还费力气凿冰?所以我想这次啊,在田里打一口井,咱们村头再打一口,以后用水方便啊。”
大家吵吵嚷嚷的议论着,这可是惠及后代的大好事。且不说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好多田地在远离曲水江的高地上,来回浇水不方便;就是以后自家孩子出生了,喝那井水也干净啊。
有家里头拮据的问一户人家要出多少钱,也有手头富裕的人家问能不能给自家院子里也打口井。
彭大磊给大家伙儿算了一笔账:“我去城里问过那打井师傅了,说是一口井二两银子,两口井四两,咱一共二百三十九户人家,一家十七个铜板,不贵吧?都拿得出来不?”
见人都点头了,彭大磊就征询人意见了:“有不同意在咱们村打井的,现在就提出来,别到时候我来收钱了才说不交!我是不认的啊。”
大家都摆摆手说不会不会,全部同意了。
彭大磊等了一会儿,见没人站出来,才又继续说:“还有一件事儿,得跟大家伙儿说道说道。咱们才来这北方没多久,又是盖房又是种地的,大家这手里拮据我知道。我问你们,你们可想给家里多揽点钱,多挣份家业?”
立刻就有人说了:“这当然愿意啊!这粮食还没下来的时候,我天天吃媳妇儿的嫁妆!吃的我在家都不敢大声说话!现在粮食是下来了,可手里没钱心里慌的很。若是有挣钱的路子,我第一个要去!”
其他人纷纷附和,都伸长了脖子等彭大磊说话。
彭大磊说了:“是这样的,现在我这儿有个现成的路子。这路子是薛遥和陶顺想出来的。这具体咋做,我让他俩上来给我们具体说说。”
说着就让薛遥陶顺上来,他俩也不客气,上来就开门见山的把这生意大致上说了一遍:“……我刚刚说的大家都听懂了不?就是把北边的货运南边去卖,再把南边的货运回咱北边卖。一来一回四个月,一个月给二百个铜板,这一趟一共八百个铜板。”
有人一听,这要四个月呢!家里婆娘咋办?地咋办?立刻就犹豫了。
也有人听了,八百个铜板!一年忙活下来也没八百个铜板呢,这走一趟,下年的嚼用都挣出来了!
陶顺继续说:“若是想挣这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