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其不意,一旦皇帝一系的回过神来,二皇子是绝对抵不过的。
而宁远王,之所以和二皇子结盟,也大约是抱着先把水搅混,看着皇帝几个儿子窝里斗,然然自己好趁乱取利罢了。
不然为何他派出的只是一个庶长子和几千暗线人马?
而眼下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逃出的皇帝似乎没了音信,二皇子居然真得给他登了基,称了新帝,这些日子便在京里大肆封赏,又广纳妃妾,高寒也跟在里头狼狈为奸,混水摸鱼。
二皇子还封了自己王府的旧奴为各路钦差,晓谕各省巡抚,让他们都各表忠心,为新皇效命。
但大昭九个省,至少有四个是皇帝的铁竿,而余下的五省,两个是大皇子势力掌控着,一个则是由三皇子的岳父掌控着,另外两个似乎没有什么立场,但离着京城的距离着实有些远,能不能听二皇子的还是未知。
还有在军队方面,如今大昭的重兵,几乎都是在边境地带,加起来有二十万之多,而二皇子能控制的,只不过是京城里不到一万的内城禁军罢了。
如此的朝廷,又怎么可能坐得稳?
莫说是皇帝,就是随便哪个省的大员发了狠,联合驻省的厢军以拨乱反正的名义,杀到京城,都够二皇子喝一壶的,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如今是二皇子要依仗宁远王府,而且守着白云堂的军官里,有不少都是宁远王府的暗线,所以姜缨还能护着小道姑她们。
但如果外兵入京,天下大乱,到时也分不清哪是友哪是敌,对于乱军而言,没了护卫的白云堂就是一块看起来可口又不用多少代价就能得到的肥肉,而且他们也不会相信白云堂所有的财富已被收割走,冲动之下,这些老弱妇女们就要遭殃了。
如果不是姜缨这一行人里头还有杜鸿重伤不宜挪动,姜缨自己也会想办法离开京城附近的。
☆、九亲密
姜缨通过魏娘子向高寒转达了要将白云堂诸人远送的想法。
高寒倒是对这些人不大在意,不过是一群没什么本事的道姑而已。
这些人放在白云堂里,还要多安排人手来看着,而且白云堂不对外开放,也就没有从前的布施讲道收入,这么多人住着也要吃要喝,而高寒已把白云堂搜刮一空,再要花费,他就觉得是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来的了,肉痛得很。
因此这些人从白云堂消失,他倒是挺乐意。
当然了,高寒的一个幕僚也给高寒出主意,说是让留下这些人,然后扶持一个听命于高寒的观主,再把白云堂如从前那般对外开放,自然也会给高寒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