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缨还对这位威震西北的宁远王有些个好奇,现在听了这个故事后,姜缨的好奇心便全都死透了。
她一点也不想看见这便宜亲爹了,在知道这位亲爹有可能会对自己不利,尤其是对自己肚子里这个小宝贝不利的时候。
姜缨皱着眉头道,“既然是这样,那我不回宁远城也罢。”
她打算就在哪处环境宜人的地方,买个庄子待产,把小宝贝养下来再说。
至于见不见宁远王爷,她还真是一点儿也不期待。
姜缨看着正要劝说自己的魏娘子,正色道,“但是,这个孩子,我是一定要保住的。”
PS: 上一章的章节号有误,应该是十五才对,这章才是十六^…^
☆、十七会合
距离那云谲波诡的京城六七百里处,千里的大平原在此陡然升高,群峰耸立,山势峭拔。
遥望群山与天空的交际处,但见天色苍苍,山背茫茫,有如极其庞大的巨兽,静卧在原野之上,充当着平原的守户屏障。
此时正是初冬,山间草木凋零,只有些苍松翠柏还能在山石间傲然挺立。
半山间修着道观,碧瓦白墙,飞檐斗拱,那正脊两端的吻却是用红色琉璃制成的莲花,点出了此间道观的不同之处。
而观前铺着青石小道,曲曲折折的之字型,一直通到山下。
路边设巨石为栏,两边多植参天古柏,树荫浓密,几乎将道路都遮住,若是离远了看,便只能看到树林,而看不着道路。
此时虽是正午,但天空灰蒙蒙的,铁灰色的云朵挡住了日头,虽然无风,天气仍阴冷,空中有些许湿意。
一位年青道姑挑着一担水从山路走上来,看方向,正是要回道观的方向。
这位道姑着一袭半旧的深灰色道袍,头上插了一支木簪,瞧着的确是一副苦修的世外人的模样。
道姑身形不低,身板也挺壮实。
肩上挑的那一担水貌似也不甚满,然而这位却是走得有些歪斜,身子晃荡,桶里的水还时不时地就洒出来一些,把道姑脚上的麻鞋打得半湿,可想而知,在这样快要落雪的天气里,着实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道姑咬着牙坚持着,头低得很低,鼻子尖渗出了颗颗汗珠。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如今已不是过去那般的好日子了。
师姐师妹们都在努力地想法子适应,自己当然也不能例外,唉。可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看人家干得都满轻松,为毛自己就是手忙脚乱,从清莲泉到观里这不足一千步的路,每次都要洒上近一半的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