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水上运输则不同,行船载量大,航程长,借助河流走向,非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缩短时间,还能节省大量粮草。”
御史令樊准首先出列反对:“但兴修运河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如今南北统一不久,江南叛乱初定,需要休养生息。若在此时大量征用劳力,恐怕会再次导致民心不稳。”
傅惟登基后,降旨将傅辰外放到彭城为王,从前追随他的那些人非罢则贬。樊准乃是傅辰党羽的核心人物,现在竟然还能站在这里说话,也是神迹。
“大人此言差矣。”我竖起一根手指晃了晃,不紧不慢道:“须知兴修运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魏惠王便开始开凿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鸿沟,而后不久吴王夫差又开邗沟。纵观古今,包括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在内的诸多帝王都曾开凿过运河。本官所说的开凿运河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在这些已有运河的基础上加以修缮疏通,所需的人力物力远远低于开通官道。”
樊准表示不服:“那修建跨江大桥又如何?”
“南朝地理志有载,长江扬子江段长约两千里,江宽一百五十余里,至深三十尺,至浅十五尺,可谓水深江阔,涌流湍急,每年淹死江中的人数不胜数,世人皆称其为天险。要造跨江大桥,恕本官直言,恐怕连选址砌墩都无法完成,更别提飞架南北。”
他仍不死心,“既然这样,不如在江南设立军务省,加派守军,既简单又省事。”
“杨大人,您又错了。南北虽已统一,但由于分裂时间太久,如今的统一还是只是版图上的统一,并未实现太祖陛下所渴求的‘天下一家’。若要民心归顺,单靠武力镇压远远不够。”
有人道:“那皇上亲自南下,主持礼集修纂工作,不是已经令江南百姓心悦诚服了吗?”
我说:“当然是,但这只是其中一方面。江南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素有天下粮仓之称,每年所产的粮食倍于北方,近几年的发展愈加迅速。且南方文人辈出,有许多可用之才。皇上开科取士,不正是为了广纳人才吗?所以说,兴修运河不仅是为了运兵遣将,更出于发展商业贸易、吸引南方文士的考虑。”我走到樊准跟前,笑眯眯道:“您,明白吗?”
樊准的脸瞬间变成锅底色,凶巴巴地瞪我道:“老臣、老臣当然明白!”
我满意地点头,道:“明白就好,那本官就默认您不再反对了?”
他气极,“你!”
☆、第53章 相思相望,渐行渐远(1)
四下响起惊叹之声,众臣纷纷附议我的提议,几个言官面面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