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做我该做的,至于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登基后改元‘大业’,是因为我心里有许多大业想要完成。修运河、建东都都只是其中一部分,将来,我还要将齐国的版图扩至西域室韦。我要九州一统,四夷臣服,我要将祖宗基业流传至千秋万世!”
傅惟转身看向江山舆形图,黑眸中仿佛溶进了漫天星辰,流光溢彩。阳光穿透茜纱窗,将他的侧颜照得坚毅挺拔,俨然是一个指点江山、睥睨天下的王者。
我亦被他所感染,不禁心潮澎湃,道:“我相信你。但开运河和建东都都是十分浩大的工程,恐怕没有十年不能完成。”
他摆了摆手,道:“不需要十年,开运河、建东都是配套工程,理应同时动工,最长不过五年便可竣工。”
我心道不妥,忙规劝说:“年前兵部刚征过一次兵,举国上下十八至二十五岁的男丁基本全都应征入伍,就目前的劳动力状况而言,光是修一条运河已经有些勉强。若同时上马两个大工程,恐怕将会导致民怨沸腾。再者说,江南初定,南北尚未融合,还有诸多矛盾亟需解决,还是循序渐进慢慢来。”
傅惟却不以为然道:“不用担心,民役是没有限度的,我齐国泱泱五千万人口,征个几百万人算得了什么。况且,父皇生前节俭储积,国库早已屯集大量财富,莫说上两个项目,便是上十个项目都绰绰有余。”
“阿惟,凡事都有限度,征用民役也是如此,你是天子,是全天下百姓的父母官,应当要考虑他们承受能力。”稍顿,我直直看进他眼中,认真道:“所谓物极必反,有时,仁政和□□仅有一线之隔。”
他的瞳孔收缩成细针状,静默半晌,温声道:“玉琼,我韬光养晦这么多年,如今终于能一展抱负,我最希望得到你的支持。你的担忧我全都明白,但我想尽快完成这些工程,并非只为一己私欲,而是想要造福百姓,利泽千秋。有句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栽树之艰辛,何来乘凉之惬意?”
“我知道你做这些事是为了江山社稷,我不是不支持,只是……”我不知该如何劝他,只怕劝了他也不会听我。
没人比我更清楚傅惟的个性,他看似温文随和,实则倔强固执,但凡是他认定的事,谁都不能改变,尤其事关国事。然则开运河、建东都都非同小可,同时进行必然会使得百姓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