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好不好玩儿。
这可有的是东西能讲了,我在大漠生活了十几年,不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也差不多,而且想起了在大漠的日子,我心里也觉得很温暖,于是说道:“大漠那里相比于中原要荒凉了很多,但是那里万里黄沙,特别的壮观;我经常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骑马的时候我总是很高兴,一边打马扬鞭,一边大声吼着,十分畅快;草原上的植物都不高,向远处眺望会觉得特别舒服,等到望出去很远视线才会受阻,但是如果有风的话,草又会被吹低,‘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形容十分恰当的!那个地方生活久了,真得会觉得心是坦荡荡的。”
我讲了一大通,说得很投入,但说完一段看向蓉儿的时候,她却似乎并不是很相信,开始若有所思地低头念起了一首宋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念完之后,她很疑惑地问我道:“郭大哥,范文正所做的这首《渔家傲》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人都在说塞外的荒凉,那么大漠那一带和塞上的情形应该是相似的吧。刚才你也承认了大漠很荒凉,但是为什么却仍然觉得那里十分有意思呢?”
确实,中原和江南的人们对大漠的了解太少了,她有这样的疑问是很正常的。我没有马上回到蓉儿,朗声吟起了这首《渔家傲》的下半部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吟完这首词的全部,我停顿了一下,说道:“蓉儿,你所说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确实是很让人心酸的,但那是在形容战争,中原的人去塞外征战,肯定不习惯那里的环境。而且这手词是汉人所做,汉人在打仗的时候心里又有对家里的挂念,所以才会在惨烈的斗争中产生悲凉的心理啊!但是你想一想,如果没有战争的话,生活在大漠的人又怎么会不热爱自己的家呢?”
蓉儿还是有些不信,又问道:“这么说你很热爱那里了因为那里毕竟是你的家啊?”
她这么一问,我似乎怎么回答似乎都对,又怎么回带都不对。想起了在大漠的点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