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大有超过当年俞云双头上顶着的“克夫长公主”名声的架势。甚至有人将边关裴大将军连连失利的消息与季正元联系在了一起,编出一首“上有老虎,下有豺狼,上下勾连,大宁危矣”的歌谣,在坊间广为流传。
季正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自然也是知道这歌谣的存在的。都说人言可畏,若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先帝当政之时,他可能还会诚惶诚恐地入宫向先帝声声泪下地陈诉冤情,洗刷自己的恶名。
不过如今坐在帝位上的是季正元的亲外甥,后宫之中揽权的是他的嫡亲妹妹,在皇帝枕边吹风的是他的女儿,而他自己又大权在握,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也只能在自己的府邸中摔摔茶盅,将背后造谣的始作俑者大骂百八十遍,然后依然厚着脸皮每日前去上朝。
季正元为了季太妃封皇太后一事已经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连礼部尚书罗晖那个难啃的硬骨头都松了口,答应帮他一同上奏,他断不能在这个时候因为几句不成调的歌谣,让大好的机会从自己的手中白白溜走。
按照季正元原本的部署,他端出来俞云宸,将可能站出来反对的人威逼利诱了个遍,再与礼部尚书罗晖将请求册封季太妃为皇太后的奏疏呈上去。至时在朝堂上,俞云宸例行询问百官的意见,朝中只要同意的人占大多数,此事便相当于成了。之后封皇太后的事情由罗晖去张罗,而自己便揪着反对的人往死里整,等到季太妃坐上皇太后的位置,后宫之中她一手遮天,前朝这里他春风得意,就如当初他将俞云双拉下皇位一样顺利。
只是季正元没想到自己千算万算,原本早就安置好的棋子却在他向俞云宸请旨的时候失了控。
最先站出来反对的是御史台的那帮吃软不吃硬的老古董。
若说大宁朝有哪个派别万众一心完全没有纷争,御史台这个地方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原因无它,御史这个官职本就是没什么油水的,能在这个职位干下去的人,心中怀抱的是满腔的热血与爱国情怀,做事不求功利,只求身后能声名流芳。
这样的风气在御史大夫邱良工上位之后更盛。
邱良工本性刚直不阿,与大理寺卿丁向勋算是一类人,不过丁向勋虽然不善阿谀,性子却比邱良工圆滑得多。最起码丁向勋没有在朝堂上指着别人的鼻子骂过,也没有把先帝骂得下不来台过。
所以邱良工这种时不时炸开的炮仗被先帝调到御史台做御史大夫的时候,朝中所有人都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而邱良工也用事实证明大家提心吊胆是绝对没错的。
自邱良工担任御史台的主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