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草帘子,不过对于李冬梅来说,边几个草帘子根本就不是什么活,平时没事干的时候干一点,不过几天的功夫,需要的草帘子就全都编好了,不但厚实,长短大小就跟照图纸做的似的,几乎没有走样的。用竹竿把草帘子穿上,固定好收帘子用的绳子,站在院墙上往大棚上一固定,一个塑料大棚温室就算齐活了。
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成果,黄宝顺特意跑去买了一支温度计挂着大棚里,放下草帘子以后等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进大棚一看,大棚里差不多有20度。这下,黄宝顺放心了,有这个温度,种什么都问题不大。
……
天气渐渐的冷了下来,市面上的青菜越来越贵,渐渐的,除了大白菜、南瓜、土豆之类耐存储的东西,青菜已经看不见了。偶尔能看见一些卖绿豆芽的,价格还高得吓人。冬储菜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每天都能看得见的东西。
也就在这个时候,黄杰家塑料大棚里的小白菜可以吃了。黄宝顺这一回算是尝到了甜头,反正塑料薄膜还有不少,于是一口气,他把整个后院的菜园子四面都搭上了大棚,要不是黄杰提醒,差一点,他连中间为了防止积雪特意留的通道都给用大棚盖了起来。黄杰的小黄瓜算是有地方种了。不过这一回没有那么麻烦了,按照黄宝顺的说法,就算不搞温室,就凭每天日照的温度,只要小心保温,大棚里的温度也差不多够一些比较耐寒的庄稼生长了。不过考虑到下雪以后温度可能会降低许多,黄不是还是给其中一个大棚装上了“土空调”。用他的说法,反正有这两块地足够一家人吃的了,剩下的两块地,庄稼能长出来当然好,就算长不出来也没什么,反正不耽误事。
倒是李冬梅头疼了起来,地里种的东西多了,一家人怎么都吃不完。要是跟村里的人关系好一点还好说,可以送人。可是因为分地的事,黄宝顺一家几乎不跟村里什么人打交道。另一个,李冬梅还担心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庄稼家里盖了大棚,大冬天的也有青菜黄瓜什么的,保不住什么时候就会有人翻墙进来,到时候偷鸡摸狗的不说,就连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大棚也保不住。所以,黄宝顺和黄杰被李冬梅下了封口令,家里大棚的事谁也不让往外说。
可是时间一长,眼看着地里吃不了的菜被一茬一茬的拔下来当了肥料,李冬梅心疼了。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冬梅跟黄宝顺商量:“宝顺,你看咱们地里这一茬一茬的菜丢了多可惜,要不我摘一些卖了吧?”
别看黄宝顺当初说得好,要是大冬天的地里能长出东西来,光卖钱用不了两年就能盖新房子,可是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