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战功,特在茂陵旁修建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墓冢,境界逼真,墓上还有各种巨型石刻群,手法简练,气势浑厚,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化境,是我国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
“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体雕刻,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杰作,使用一人一马对比的形式,构成了一个高下悬殊的抗衡场面,揭示出了正义力量不可摧毁的主题。在此基础上,雕刻家把马的形象刻画得坚实有力、姿态威武、气宇轩昂,似乎象征着当时汉军实力的强大,具有凛然难犯的庄重气派。从画面上看,马腹下的匈奴人,仰卧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双腿蜷曲,作狼狈挣扎状,蓬松零乱的须发,更显得惊慌失措,声嘶力竭,带着既不甘心就缚,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这显然是用以歌颂霍去病将军的业绩,以昭示出来犯者的下场,拿这块石刻陪葬霍去病太合适不过了。”
第789章 定陵
骆天提起来还有种很痛快的感觉,大汉江山,休要来犯,犯必惩之!
骆天说得有些激动了,谢明笑道:“这要是国家犯战了,你肯定是第一个上的,瞧把你给激动的。”
“那哪能啊。”骆天也觉得自己太激动了:“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些东西能够让人心血澎湃地,要不然,研究历史的专家怎么会这么投入?”
刘大川叹道:“好久没有和你这样深入地讨论过了,今天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骆天啊,以后没事常过来跑跑吧。”
骆天点头答应:“没事自然会过来的。”
大家接着讨论那陪葬宝物之十,这就是刘大川的专业活了,因为是属于字画:“要说陪葬最有名的就是《兰亭序》了。”
骆天前不久刚将这本《兰亭序》放进了与黄立德编著的书里,他点头:“是啊,不过这也是史上最神秘的字画之一了。”
“对,《隋唐嘉话》、《太平广记》里都提到过兰亭序的去向,中间的过程都略有不同,但是对于埋入昭陵的说法,却最终是一样的,不过据《新五代史温韬传》,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盗昭陵: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要是按照这个说法,则《兰亭序》真迹经盗陵贼温韬之手又复见天日了。然而,此后《兰亭》真迹的消息便杳如黄鹤,其下落如何,更是成为谜中之谜了。另外还有人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可能是陪葬在唐高宗和女皇武则天的乾陵,但由于乾陵尚未发掘,所以一直无法得到证明,真是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