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做了个开场,在徐盛的说辞里,吟唱者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平台跟沈沉导演共同的想法,双方一起共同推进,达成了深度合作。
童瞳瞥了眼沈沉,他做着官方微笑状,嘴角勾着,眼睛却没笑。
很快话题过渡到了内容创作上,沈沉接过话筒,十分流畅地谈起了创作初衷,这灵感的来源还跟总策划童瞳有关,是因为童瞳先拍了旅行途中的音乐人,才让他有了做音乐纪录片的想法。
又谈到了后续的工作中,他作为导演和童瞳作为策划人是如何的合作无间,他们完全能get到对方的想法,有一个金牌搭档,和一个金牌团队,是这项目能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轮到媒体提问的时候,敏锐的自媒体人直接问道:沈导,我听下来,您跟童老师简直就是纪录片界的神仙cp啊!
童瞳微微皱了眉,人多,他实在不好反应过激,他用眼神示意沈沉克制点儿,沈沉却完全避开会意,看似冷静却推波助澜地说:这名儿可是你们叫的,我可没这么说过。
底下一阵骚动,童瞳盯着边城,他脸上没什么神色,眼看话题要跑偏,主持人力挽狂澜地发挥了作用,主动cue童瞳:那童老师这次拍摄中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童瞳往前探了探身,想了想:是那些自由的灵魂吧。
话一出,方才正要乱起来的场子又逐渐安静了下来,童瞳继续说:那些人,我们叫他们吟唱者的那些人,都是特别执着的人,执着地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唱自己的歌,即便可能永远不会被人听到,没人欣赏,但是不要紧,他们唱歌给高山,给大海,给每一个有可能懂得他们的人,他们执着于过程,却并不执着于结果,我想过很久,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带给他们自由,让他们的音乐无比鲜活,生命勃发。
执着与自由,看似矛盾的两者,在那些人身上都无比的统一,可能极端的两面都是殊途同归,坚持到了一定的程度,其实就是自由。
说到这里,童瞳突然顿住了,他跟台下边城的视线触碰,心里也像突然过了电一般,殊途同归的执着与自由,他突然就懂了他与边城之间真正的连结。
边城爱他,可这爱并不是占有与禁锢,天地辽阔,边城给了他无尽辽阔的自由,尽情翱翔,击破长空,不论他在哪,宜江也好南京也好,那些遍及东南西北天涯海角的漂泊也好,都不会影响边城的爱。
而他自己,童瞳想,又何尝不是,在每个角落与日夜,在每个见得到见不到的瞬间,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心里的那个人。
这些记得与不舍,从来不曾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