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扬对于这个结果显然也是喜闻乐见的很,至于江湖上会不会因此一战,而使愿意学刀的年轻人多起来,他就不得而知了。
早有随从过去照顾田宾父子,徐扬瞧田域依旧昏迷不醒,心中大是焦急,当下随着他们往西南方向行走。一路走,一路想,同一个姓,那就是也姓徐了,只是天下姓徐的何止千千万万,这让他到哪里去猜?那人的两个结拜哥哥,岂非更加得没边没际?
正自苦苦思索,一抬头却见那对孪生兄妹笑得一脸狡诈,两人交头接耳,只等着看他笑话,但只要一碰上美髯客卿那似笑带摄的目光,立马循规蹈矩起来。
徐扬心中一动,登时想起三个人来。
这事儿,还得从十八年前说起,赵敬侯的父亲赵烈侯爱好音乐,有一天问相国公仲连,他喜爱的人可以“贵之”吗?公仲连回答说,只能“富之”,不能“贵之”,赵烈侯听了他的话,决定赏赐给两个歌者各一万亩田,公仲连答应了。
隔了一个月,烈侯从代回来,问有没有赏给歌者田亩,公仲连答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又隔了些时间,烈侯再次问起这件事,公仲连的本意是敷衍一下国君,压根儿就不想办这事,于是就称病不上朝了。
有个叫番吾君的人从代回来,他问公仲连,你当了四年的相国,向国君推荐过人才没有?公仲连羞愧万分,回答说没有。不久,番吾君就向他推荐牛畜、荀欣、徐越三人,公仲连经过一番详谈,十分欣赏三人的才识,就把他们推荐给了赵烈侯。
牛畜师从儒家,他劝说赵烈侯行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和徐越师从法家,荀欣向赵烈侯建议整顿官制,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建议整顿财政和考核官吏,节财俭用,察度功德。
赵烈侯听了这三人的建议,十分高兴,他对公仲连说,不用再赏赐给歌者田地了,并任命牛畜为“师”,负责教化;任命荀欣为“中尉”,负责指挥作战;任命徐越为“内史”,负责征收田租和考核官吏。相国公仲连因为举荐有功,赐衣二袭 。
等到赵敬侯的叔父赵武侯做国君时,三人辞官隐退,谁也不知他们去了哪里。
年幼的赵敬侯从此在他叔父的眼皮子底下生活了十三年,众人只道他纵情声色,无意朝政,哪知他叔父一死,群臣纷纷掉戈,转而支持赵敬侯。
如此看来,赵敬侯能顺利坐上赵国国君的宝座,此三人实乃功不可没。
猜到了这三人的来历,那对孪生兄妹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众人各怀心思,闷头行路,荀欣却兀自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