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琛东巡之事就此定下,不日启程。
许长宗在文官中间,见许辞也位列早朝官员之列,年仅十五岁便得此殊荣,很是惊讶。但又看他如今不过是最末尾的五品官员,于自己当年还差上几分,倒真是还不如自己,心中那份嫉妒感便又轻了几分。
当年许辞一无是处,恶名昭著,许长宗早已厌烦于他。
可没想到许辞一离开许家,在宋太公家呆了没几年,那些优点便像雨后春笋般,“噌噌”地往外冒。
一番对比,倒好像是他教子无方,许辞之所以小时不佳,全因他这当爹的刻意打压、不善管教似得。
许长宗自认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
如今见他得罪一家独大的费氏,心中嘲笑,以为傍了个太子便可高枕无忧,你却不知费大人权势滔天,党羽早已遍布朝野,枝繁叶茂,百足之虫。
而丽妃又执掌后宫,虽未封后,但也差无几多。两方相较,还是费氏势力大上许多。
许辞如今得罪费家,怕以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如今,他这个寒门学士,也早已拜入了费远征麾下。
但他却忘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之理,费氏如今俨然一副摄政王的姿态,太康帝虽仁善,但为君为皇的哪个没有心狠手辣的时候,一旦有机会惩治他们,费家只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
因为是太子冼马,许辞便被特许跟着太子。便是他不跟,太康帝也会命他跟随在旁,不离左右。而颜四、颜牛作为别驾从事,理所当然另驾马车随侍左右。
太子命暗中保护的精甲暗影一部分守着东宫,一部分回了暗卫楼。竟然令太子数日内三次被袭,锤炼的还不够。
李昊琛唯独将武功轻功最高的墨夜留在身边,随时保护一干人等。而如今镇北军队暂时休整,军中无事,公孙拓就把公孙御扔给了太子殿下,让他带着一块出去长长见识。
如此,东巡一行人便定下了这六人。
太子东巡一行人定下之后,收拾好东西,不久便悄然出发,几人商议先乘马车到扬州,再从扬州走水路先到苏州。
这一行人为不引人注意,格外低调。连皇家马车都未用,只是从路上买了一辆马车。单看阵仗,俨然是几个普通公子结伴出游,一点都不像高官出巡。
可再细看几人由内而外自发而成的气势,却令人不敢小瞧。
李昊琛不喜坐马车,骑着踏炎上路,而许辞也应景地骑上了焰火。结果就成了颜四、阿牛和公孙御挤在一辆马车里干瞪眼,墨夜充当马夫。
而李昊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