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香说:“我听夫人说,自古以来,凡是能人异士降生,天上都会有特别的征兆……看来,妞妞不是凡人啊!”
秦氏却笑道:“什么不是凡人啊,我们贫寒小户人家,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
林妞妞躺在炕上,好奇地听她们说着话。同时她忍不住吐槽,什么伴着流星出生啊,你们当我是扫帚星啊!
这时,秦氏又想起一件事来,她告诉兰香:“刚刚邻居们商量,要把巷子口封起来呢。”
原来,葫芦巷地形特殊,口小肚子大。如果把巷口一封,外边的人,根本不知道这里面别有洞天。
秦氏又说:“可是我又怕,万一墙砌起来,二郎不认识回家的路了怎么办?”
兰香安慰她,说:“瞧你说的,姐夫在这儿住了二三十年了,睡梦都能找到道儿,哪能说砌座墙就能不认得家了?”
秦氏一想也是。
吃过午饭,赵大伯挨家挨户召集大家,一起出去把巷口封上。
葫芦巷里本来就没有几户人家。几个年青有力气的,已经都逃到城外去了。剩下的人当中,林二郎被抓去守城,马郎中又伤了脚不能动弹,现在只有一群老弱妇孺。
于是大家不分老弱妇孺,一齐上阵。秦氏也出来跟着大家干活。就连赵大伯的外孙,也就是马郎中的儿子,也出来帮忙。马郎中的儿子叫马拴柱,今年十岁,长得虎头虎脑,挺招人喜欢的。
要砌墙,就要先找砖坯。大家在巷子里转了一圈,都盯上了小空地南边,郭凤春家的院子。
上回说到,郭凤春带着外甥去了京城。七八年没见他回来过,院子一直空着没人居住。去年夏天雨水大,院子倒了一半,房屋也坍了半边。
众人看着破房烂院子,心想,这不是现成的砖吗?正好拿来砌墙啊。
于是众人七手八脚,开始扒郭凤春家的房和院子。
拆下来的砖搬到巷口,赵大伯和孙大叔负责砌墙。现活泥一时半会儿也粘不上,他们索性干码。码窄了怕不牢靠,干脆码五砖宽。反正他们把郭家的房和院子都拆了,拆出很多砖来,足够用的。
傍晚的时候,巷口的墙砌好了。这道墙有两三尺宽,一房多高。他们还从郭凤春家的破房上拆了几根檩条下来,从里面把墙顶上。葫芦巷的这座防御工事,算是相当牢固了。
有了这堵高墙,葫芦巷里的人们有了极大的安全感。
不过秦氏却发愁——徐夫人让她转告林二郎,见势不妙就赶紧跑;可等二郎真逃回来,这一道“长城”堵在巷子口,他可怎么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