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的财政大权都交给了新少奶奶,她正好把精力完全放到女子学堂那边。
黎念慈觉得自己的婚姻选择正确——婆婆贤达明理,丈夫温柔体贴,胜过积攒黄金万两。她婚后生活甜蜜幸福,没过半年,便有了身孕。
这个好消息,又给一家人的生活增添了一层温馨喜悦。
他们这个时候,似乎已经忘了刘彦昭那个人。
刘彦昭仍然跟宋秋莲母子住在京城的狼尾巴胡同里。他虽然可以正大光明地见人了,可是他的经历并不光彩,他可没脸见人。就连刘静安结婚的时候,虽给了他消息,他却没有过来。而且徐夫人特意选择住在面积最小的林家老宅里,似乎就是不想让刘彦昭跟过来。
一晃又半年过去了,刘静安赴京应试。
他不负多年辛苦,一举得中状元。
刘静安中状元后,上金殿谢恩。
文元帝看到刘静安龙心大悦。他对刘静安说:“静安,你没让朕失望,其实朕等的就是你高中的这一天。”
文元帝当即封刘静安兵部郎中,正五品的官职,专司西北边疆的军务。此外,文元帝按“母以子贵”的原则,封刘静安的母亲徐琬为三品诰命夫人,号称“仁德夫人”。原来的忠义侯府更名为“仁德夫人”府,仍赐给徐夫人居住。想来文元帝是要实现当初承诺——只要有他在,他怎么都不会亏待了他的琬妹妹。
徐夫人再次成为诰命夫人。只不过她这次不是因为丈夫得到的封赏。她这次的诰命,是她儿子给她挣来的,而且来的正大光明。
刘静安接旨后衣锦还乡。一家人欢喜团聚,其乐融融。
其实,徐夫人并不介意在哪里居住,她在葫芦巷里也挺舒心的。可是考虑到孙子即将诞生,以后的日子是孩子们的日子,她要给孩子们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所以她还是带着一家人搬回了原来的忠义侯府,也就是现在的仁德夫人府。
搬回来不久,黎念慈顺利生产。她生了个儿子,这让一家人再次沉浸到喜悦中。
徐夫人看着白白胖胖的孙子,喜极而泣,她觉得自己前半辈子所有受的苦都值了。徐夫人给孙子起名为承明,希望他能像他父亲一样聪明懂事。
刘承明满月之际,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就连刘静安祖母袁太君、二叔刘彦昌都来了。只是袁太君和刘彦昌这次过来,可不能再像从前那般托大,因为仁德夫人府里当家主事的是少奶奶黎念慈。
黎念慈是南夫人一手教出来的,管家是把好手。徐夫人又完全放权,所以黎少奶奶可以尽情施展她的能耐。她早把个仁德夫人府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