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层林尽染,日出时霞光映着红叶,犹如一片红海连天接地,是难得一见的绝美景致。于是深夜登山,赶日出前到达山顶赏枫亭,不想半途中遇到有贼匪挟持孟姑娘,便将她救下。原本应是立即送她回来,只可惜与那贼人交手时,我的护卫受了重伤,有性命之忧,不得已先送他下山去医治,这才耽搁到现在。”
既是谎话,总不会毫无破绽,只是燕驰飞前世幼年丧父,早早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磨练得他比同龄人成熟稳重许多,言谈举止间总叫人感觉分外踏实可靠。
万氏因而不曾有半点怀疑,只觉得随着燕驰飞的一番话,自己悬在嗓子眼里的那颗心缓缓地落回原位,她轻抚心口,口中连连致谢:“真是多亏了燕世子,说起来这已是你第二次救阿宝于危难中,若不是有你在,这丫头只怕早就……今日身在寺庙,我没有准备,待回京后必然要亲自登门重谢。”
又问,“那位侍卫伤势如何了?”
燕驰飞微微一笑:“他目下情况已稳定,孟伯母不必挂心。”然后客气道,“我与孟珠相识一场,见她有难,能帮则帮,伯母也无需放在心上。我还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待到伯母你们回晋京后,我再择日登门拜访。”
他说得含蓄,万氏听不明白,自己带女儿上门致谢救命之恩理所应当,恩人拒绝是施恩不望报,品格高尚,但身为恩人反过来要登她孟家的门,又是为了什么?
眼见燕驰飞要走,孟珠开口道:“娘,驰飞哥哥的侍卫受了伤,不能骑马,我们借他们一辆马车好不好?”
其实山下的村镇里都可以雇到马车,但是孟国公府的马车带有身份印记,能够避免沿途关卡搜查,保证燕驰飞与罗海顺利回到晋京,不再半途另生枝节。
万氏略微有些为难:“咱们来时总共三辆车,一辆今早送了你大姐姐去……”她到底为人宽厚,心中仍想为孟珍在外留些面子,说到此处话音微顿,改口道,“送你大姐姐回家。另一辆是下人们乘的,不合适。”
孟珠也不关心孟珍为何忽然回家去,只摇着万氏手臂道:“那不是还有一辆吗?娘,驰飞哥哥救了我的命,你不能连马车都舍不得借人家。”
这哪里是舍不舍得的问题,而是一大家子人都在这里,有老人又有常年病弱的侄女,谁也说不好会不会突然发生什么状况,总得留下一辆车备用吧。
燕驰飞听了万氏的解释,主动道:“既是如此,那我便另想办法。”
孟珠却不肯依:“晋京离栖霞山不过三十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