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地说,“相公曾经写过一封信给他的朋友,信上将他的遗愿讲得很清楚。”
“什么朋友?我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件事、这个人?”丁夫人当然注意到适才燕冬默默寻找人的样子,自然也看得出她并没有找到期望中的那个人,于是咄咄逼人地质问,“该不会我儿根本没写过什么信,是你为了替自己开脱胡乱编造的?”
她话音才落,就有另一个清亮的声音回应道:“当然不是胡乱编造的!我就是丁公子当初托付的人,那封信在我这里。”
拥挤的人群自动向两侧让开,一名珠光宝气、气势逼人的女子走了进来。
围观的百姓不知她是谁,丁夫人却是认得的。
“长公主?”她不可置信地看着丹阳长公主,甚至都忘了给对方请安。
这不可能!
自己的儿子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子,怎么可能会认识高高在上的丹阳长公主,更别提有足够的交情托付身后事。
要知道,她虽然是诰命夫人,也不过在年节时候,宫中举办宴会时,才能远远望一眼这位长公主,却从来也不曾与之交谈过。
第八十二章:是他
丹阳长公主对丁夫人的失礼之处视而不见,径直走到了京兆尹面前,将一封信放在台案上。
因为事情发生得实在突然,连身经百战的京兆尹都一时愣住,直到长公主做出这个举动时才惊醒过来。
幸而师爷为人机灵,已经叫人去后堂搬了椅子来给长公主坐。
“应该可以看信了吧?”丹阳长公主显然有些着急,不停地催促着。
“不忙。”京兆尹说,“我们首先得验证一下这封信是否是丁二公子的笔迹。”
验证的方法自然不可能以对薄公堂的订燕两家人的说法为准。而是临时请来了丁远山就读的书院中的三位先生,以及曾与他同窗过的四名同学。七个人看过信后,意见一致,认定了确实是出自于丁远山的亲笔。
京兆尹这才点头示意师爷读信。
“本人丁远山,久病难愈,自知时日无多。家中父母身体康健,兄嫂已开枝散叶,并无需要我担心之处。唯一放心不下的是爱妻燕冬。我们成婚多年,我为考取功名,一直潜心读书,冷落了她,以至于两人膝下至今不曾有一儿半女,此事实乃我对她的亏欠。冬儿年纪尚轻,实在无法想象,我去后,她一人孤独终身的悲惨情景。因此,我主动提出,希望她能在守丧满三年后,放开心胸,寻觅良人在嫁,之后更可以生儿育女,待到年老时,一家和乐,热闹无忧。这是我对她的要求,也是我唯一的遗愿,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