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结了冰。元绣牵回来的毛驴关在后院,铺了干草,秋收那会儿剩的玉米秸秆,扎碎了跟大豆混在一起,给它做饲料。
赵大胜爱惜这小毛驴,天天都出去伺候着。
元绣怕他爹忘了,又提醒了一遍:“明儿一早去那庄子上瞧瞧。”
赵大胜虽点头却还不敢相信,再问了一遍:“是真的要买?那些田地……可不是小数目啊”
看元绣点头,他才放下心来。
整整七十亩田地,赵大胜心里发抖,若是他张开手丈量了一下,心里又估了一下,恐怕他绕着七十亩地走一圈都走不动。
第八章
庄子也罢了,主要是还有个果林,那林子里的产出村里人都能瞧见,庄上管事的心善,年年品相不好的果子都任由村里孩子去捡。
一到秋日里,一群猴孩子就守着果林,只盼着树上掉下个坏果儿,或是将将才烂掉的果子。
荷香对庄子倒比赵大胜还了解,因为她常跟人家一道去看果子林,也去捡过人家的果子。对于元绣说要买庄子,她是最欢呼雀跃的。
“林子里头好多果子树,即便烂了,都甜的很,庄上婶子人也好,看见孩子们过去从没骂过,曾还给过我好果子呢!”
元绣听着荷香的话更为意动,干脆歇了手里的针线活儿,横竖现下有时间,不如就直接去瞧瞧。
丹桂县土壤肥沃,田地大多都是好田,便是下等田,还比那些偏僻地方的中等田还要肥些,开始她想着不拘下等田还是上等田,能买些便都是好的,如今既然有更好的选择,自然还是上等田最好。
当初出宫拢共带出来二千两银票,既说了那庄子要一千二百两银,那她银钱是足够的,再不说她还有那十两金。
先前她寻访故友,被几位好友塞了几百两银票,这塞给她的钱她没算自个儿的,不过心里到底承了情。锦娘塞了一百两外加一个足金镯子,芸娘也塞了一百两,明和王府做供奉嬷嬷的玉香姑姑贴了三百两,总的加起来也有五六百两银票,而她不过带些各地风土俗物去看人家罢了。
几位好友都是出宫早的老人了,她出京以后一路北上,凡有消息的都去见了见,南行路途遥远,她只去了信问好,不曾亲自过去。
这一路过来,见大家过得都算不错,这才放心归家。
赵大胜说的庄子,离双井村算不上太远,周边除了城里大户人家,估计也没人能出的起这个钱。若能在年底之前把庄子买了,来年就能直接种上,倒也不必担心田地荒废。
赶驴车约莫小半个时辰便到了,一众仆人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