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產不了那么多的鱼。于是周室残部眾人,只好作鸟兽散,各自谋生去了,这与忠诚与否无关,人总得吃饭活下去吧?
部属散尽后两年的某一个晚上,姬守家的大厅里,围坐着好些人,而这一圈人的上首正中则盘坐着姬守。灯火莹莹映照出所有的人都着玄冠赤袍、丝带配剑,那是极正式的礼服,数一数连着姬守共有十四人。
姬守环视他下首的那十三个人,心中十分欣慰。这些人都坚持不肯离去,日子再苦也要追随他,并誓言为恢復正朔、振兴大周而献身,其忠悃之情令人动容。而且,姬守也非常满意,因为他们恰好也是大周遗臣之中,最聪明、最勇敢又最坚毅的十三个人,坚守岗位直到此时。
这十三个人是:
?张恒,其家族侍奉晋国的韩不信(註十三)。
?秦商(註十四),鲁国虎将秦堇父(註十五)之子。
?尸耳,齐国大夫尸臣(註十六)的后人。
?熊胜(註十七),楚太子熊建(註十八)之子。
?顏宸,郳国(註十九)世子。
?陈玄,齐国田僖子(註二十)的儿子。
?甘哲(註二十一),家里是鲁国世袭匠师「公输」家族。
?胡俭,胡国(註二十二)的公子。
?李注(註二十三),周室守藏史李耳(註二十四)的孙子。
?廉保,中山国士族。
?孙明(註二十五),吴国名将孙武(註二十六)之子。
?范蠡(註二十七),楚国三户(註二十八)名士。
?邹成羲(註二十九),宋国上卿邹鼎升的孙子(註三十)。
过去这两年,姬守与这十三名部属合力完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把所有的周室典籍妥妥的藏了起来。他们把藏书之处称为「书陵」,其实这称呼有点惑人耳目的意味,因为藏书之处根本就没有什么可称之为“陵”的土堆,那些典籍就沉在屋外的池塘里。当然,所有的甲骨、石刻、金铭、木牘、竹简、卷帛并不会被水泡坏,因为它们全都密密严严地封藏在灌满了黄油的陶缸里,一缸一缸的沉在两丈(註三十一)多深的水下,上头还铺了一层三尺(註三十二)厚的烂泥。
今日他们齐聚一堂畅饮,庆祝藏书大功告成。而且刚刚他们十四人也已经结拜为义兄弟了。虽然姬守是这十四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个,但仍然当了大哥,其馀之人则按年龄排序。
酒过三巡,姬守叹口气,说道:「咱们兄弟终须一别的时候到了。」。
这事大家已有心理准备,但真到了此刻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