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份,而每道菜分解出的美味精华是根据等级来的,一份五十级的菜,能分解出十块,这一回,就够用大半年了。
打理好空间苏寒月就跑出去逛街了。
逛在大街上,苏寒月打量着四周的店铺,布庄、茶楼、客栈、成衣铺······什么都有,全的很,而大街上的叫卖声也实是热闹非凡。
苏寒月走了几个布庄,卖了六匹棉布和两百斤棉花,家中的被褥,秋衣冬衣,棉袄都要做,又买了三匹锦缎和一匹素绢,托布庄伙计送到客栈,在石匠那里订做了五个小石磨,又在铁匠那里买了六十多斤的铁锭,机器可以用空间里的改,可现实里也要不露马脚才行,锅碗瓢盆,苏寒月打算房子盖好之后再买,食肆用的碗盘,苏寒月打算找一家瓷窑定制一些造型美观的。
苏寒月又跑了一趟菜市场,蔬菜粮食什么的,开业前买下就好,但先了解一下价格,计算成本也是好的。
汀州临海,海中鱼虾产量丰富,但运输条件有限,鱼虾这类东西没法往内陆卖,价格也因此很是便宜,苏寒月大致了解了一下各类食材的价格。
猪肉中,肥肉二十三文一斤,瘦肉二十文一斤,但内脏和骨头却便宜得很,只要一文一斤,汀州府所临洋海特有的单刺鱼十文一斤,海虾每斤七文,蚬子最便宜,只要两文一斤,葱姜之类的大多一文一斤,大米白面则要三文一斤,土豆一文两斤······
苏寒月大致算了算,鱼丸虾丸的成本,大致也就是四文钱一斤,如果从渔村进食材,那成本就更便宜,而除了得出成本外,苏寒月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大明国的蔬菜品种少得可怜,而且大明国产螃蟹和海胆等海鲜,但却无人知道如何食用,而苏寒月的空间里,蔬菜的种子可是能拿到现实中的,而且与地球的生长时间无异。
转了一圈,苏寒月就回客栈去了,一进客房,韩洛殇已经回来了,正和一个汉子谈论着,而这个汉子,正是李大年。
“月儿,你回来了,我和大年哥正商量店面的事呢,真好你也来谈谈。”
听韩洛殇讲起店面的事,苏寒月才想起来,李大年是这镇上有名的伢人。
“呵呵,弟妹回来了,正好,这店面的事,你还真得参与参与。”
李大年豪放的笑了笑,还拿出一张地图,那样子,丝毫看不出是一个说和买卖的伢人。
“现在镇上要往外卖的店面一共两个,一个是镇子北边的江南绸缎庄,一个是徐记酒楼,绸缎庄的位置有些偏僻,远离官道,徐记酒楼的位置很好,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