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这种集会已经严重耽误周边百姓的正常生计,不少人都上报到了五成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御史,顺天府的知府,也都是东林党出身。
人家自己没去跟着讲就不错了,哪里还会管你这事儿。
东林书院上边的讲师也是有来头的,东林书院建起来后,讲师并不是固定的,一般都是请在朝中供职的某位大佬或者所谓的大贤过来。
有时是半月一讲,有时是数月一讲。
但自打天启皇帝即位后,东林讲学的频率愈发快了起来,最近这几天,天天在讲,搞的周围百姓是苦不堪言。
现在活着都费劲,谁特么想听你这些。
老子现在就想好好做点小生意或者出门务农,你们喷的挺邪乎,我咋没看出有啥不一样呢?
听说皇上还把淮北灾区三年免赋了,你们喷的这个皇上,和我们知道的是一个人吗?
这次正站在上边唾沫横飞的那个,正是都察院御史冯三元。
“当今圣上被阉人蒙蔽,不理朝政,倒是对打猎这种事情有独钟,从古到今,哪个明君圣主有这般所为?”
“那魏阉借着秉笔批红,不知害了多少有识之士!”
冯三元说着,喝了口水,继续道:“前几日,本官给皇上呈了一份奏疏,弹劾熊廷弼八件无谋略之事,到现在却有如石沉大海,一无踪迹。”
“像是熊廷弼这等无能之人,亦都是捧了魏阉的臭脚,才会被皇上所重用,反而袁应泰这样的文武全才被召还京师,任了个无甚职权的礼部侍郎。”
“你们都看着吧,辽东迟早要出事!”
下边的东林士子听到这里,亦都是振奋大喊:“我辈饱读诗书,就该为国出力!”
“当今皇上被阉宦蒙蔽,我辈自当以身劝谏,才不枉圣贤之道!”
对于这事儿,朱由校早就知道了,要不说人家东林党能斗得过齐楚浙党,人家是朝上朝下,一条道全都安排明白了。
朝上一堆大佬把控朝政,下边的民间,还有成批士子前仆后继的宣扬东林大道,都快赶上后世的传销了!
不过,这天很显然不是他们的好日子。
自魏忠贤提督东厂以来,抓人的一直都是刘侨的北镇抚司,东厂仿佛销声匿迹,一直没什么动静。
魏忠贤这些时日都在旁敲侧击朱由校的意思,也在收集罪证,等了很久,还是打算动手了!
就在士子们举着拳头,打算到承天门来一场血谏的时候,从街角拐来了一队东厂的番子。
这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