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革去远东指挥官莫尼尔公爵家系的公爵继承权,并且在克林姆林宫外数立纪念碑,纪念被屠戮的两千车臣部民。
由于大明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有能力直接打到莫斯科灭亡新兴的罗曼诺夫王朝,所以索取的也十分夸张。
甚至于在谈判期间,张世泽率领的明军四路出击,最远的一支骑兵先锋甚至向前推进了几百里。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所以口气也是非常的大。
朱由校所要求的,远远不只是如波兰那样杜绝沙俄的扩张野心,他是有志于在自己在位期间,彻底消灭沙俄这样一个远东的强国。
朱由校首先是要求沙俄,将吞并的喀山汗国释放出来,形成了位于车臣、大明之前的更远缓冲区。
因而,大明的军队也可以用帮助喀山的名头,堂而皇之的进入西伯利亚,在此地架设大炮。
沙俄之所以在西伯利亚开疆拓土,主要是因为此地丰富的硬木及毛皮,以此充实国库。
之前的大牧首菲拉特列也正是借助毛皮和硬木的大量资源,让沙俄的军队得到了大量资助。
为达到温水煮青蛙的目的,朱由校明确要求沙俄军队不能再通过喀山进入西伯利亚。
当然,作为回报,朱由校承诺,终天启一朝,大明军队不会将西伯利亚作为自己的领土占据。
就这样,沙俄向西、向东的扩张都得到遏制。
大明彻底将沙俄的手脚砍断,虽说现在的沙俄依旧拥有广柔领土,但实际上,已经是早晚覆亡的局面了。
第九百七十四章:收复安南
最近,大明周边的藩国们有些跳脚。
天高皇帝远,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现在的大明境内,对于那些太远的藩国而言,同样适用。
安南这个地方,朱由校刚登基没几年就出了乱子,当时忙着砍东林党根本顾及不上,就传了个话过去。
后续的情况证明,安南已经不把大明的话当回事了,阳奉阴违这种事,他们干的不少。
但是最突破朱由校底线的,就是郑主自立为帝这件事。
在消灭建奴之前,辽东之战前后那段时间,朱由校曾经给安南发过告谕,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这个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
西方的什么教皇、罗马皇帝,乱七八糟的大明管不了,但是安南算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