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到东梢间去。
王妃接着先前早饭前的话,道:“前两年,我是真不放心老三的身子骨,这才驳了王爷的意思。老三底子薄,这些年好不容易养出来了,没得在这些事情上再毁了元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太妃一面拈起佛珠,一面道:“你是他亲娘,自然是心疼他些的。只是安哥儿到底是王府的公子,没得这年纪了还不识房中事儿的。说出去也不像。”
王妃甚至无奈道:“这些儿媳如何不知的,所以这回王爷再提起,我觉着也该是时候了。”
说着,王妃顿了顿,“只是……这背后不知是那一个不安好心的,撺掇的王爷,净把些不三不四,不教着安哥儿学好的玩意儿,往安哥儿房里塞。”
这时叶胜男正好进来给封嬷嬷回话,听到这些心内不禁回想。
太妃和王妃口中的安哥儿,似乎正是襄郡王嫡三子薛云上的小名儿,传言这位安三爷自小身子就不太好。
叶胜男却不觉得这是真。
记得那年,因皇上只得一子,故开恩令宗亲子弟皆可入南书房读书。
薛云上也在其列,因此不时也有到太后宫里请安,有时太后还留他们饭。
有一回,薛云上他们立了鹄子习射给太后瞧,热闹热闹。
薛云上面上是最弱的,可待人散去了,薛云上故意留在最后射的那一箭,迅猛精准,与方才人前比试时是天壤之别,可知是故意人前藏拙了。
那年叶胜男初进宫,被人欺负受了伤躲在角落里哭,这才无意中瞧见的。
而那年薛云上不过十岁吧,而到了今年,想来也有十七了。
至于薛云上为何要在人前示弱,叶胜男就不得而知了。
想罢,叶胜男就听王妃又道:“所以斗胆还请姑母掌眼,给安哥儿另挑两个好的才是。”
太妃默了一会子,道:“你且先说说,他们都给安哥儿找些什么人?”
王妃只得一一说了。
太妃听罢,又默了一会子才道:“这两人可不好驳回的。”
王妃自然是知道的。
那一个张欢喜的丫头是襄郡王生母邓夫人陪嫁过来的家生子。
这邓夫人虽故去了,但襄郡王对生母多有愧疚,故而对邓夫人留下的人都多有照拂。
若这般强势打发了出去,没得让襄郡王不痛快,与薛云上父子生隙,那就不美了。
而另一个叫万丽儿的,则是王府里审理司审理的表亲,身份上比张欢喜更上一层,就更不好打发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顾忌,这位审理还是王爷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