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往京郊的木伦围场赶去了。
当襄郡王听来人的回禀后,也只说了一句,“果然是他。”
襄郡王口中的“他”,自然说的是王道光,只是到底是因何事而果然是他?
有人心中有疑,但也知不可问。
忽然出现的王道光,令襄郡王心中也是疑虑丛生的。
太妃怎么好端端的忽然把王道光给召了回来,不惜暴露了他?
就在王府送信的人进了襄郡王帐篷,少时,另外一个帐篷中襄郡王的嫡长子薛云起也得了信儿,赶紧叫来胞弟薛运商议。
襄郡王的另一个嫡子薛云上也得了信儿,只是该作甚他还作甚去了。
太妃和王妃在家,不怕谁闹幺蛾子的,他放心得很。
就在襄郡王父子三人对太妃之举惊疑不定时,太妃和王妃已经进宫去了,且还是脱簪待罪地去的,闹得沸沸扬扬。
太后惊闻,如何还能不见的。
襄郡王太妃和王妃一入安福宫,便哭倒求告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太后要取臣妇之性命,臣妇不敢不从。只是还请太后给个明白道理。臣妇就是死也瞑目了。”
太后一听,顿时一口气憋在胸口生疼,只是今日事出如此,她也不好发作的,只得好生安抚几番让她们二人先起身的。
太妃和王妃这才由着人搀扶起身了。
待见这二人稍好些了,太后不敢说道太妃,只得对王妃道:“你这是从哪里听了浑话,搬弄到哀家跟前来了?只是有委屈只管说就是了,哀家同你婆母可是多少年的妯娌了,什么委屈是哀家不能给她做主的。”
王妃立时又跪了下来,先哭了一场襄王府上下对皇上和太后的忠心,这才说起有毒的乌金炭来,“太后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只要赏王府一杯鸠酒,便是恩典了。”
太后气得衣衫乱颤,道:“哀家……哀家念与你们太妃妯娌一场,又知道她是个潜心礼佛的,这才赏了她一匣子难得的乌金炭。这炭可是内务府好不容易寻来古方所制而成的,宫里多少人都在使,哀家也用。若是这炭有毒,哀家就头一个躲不过。”
太妃和王妃一擦眼泪,相看一眼,齐声道:“可是太后还不知?”
见这二人这般形景,太后一怔,“哀家知甚?”
太妃忙上前道:“太后可有让人细细查验过这些炭?若不是臣妇家中有精通此道的,也是还被蒙在鼓里了。”
太后见太妃和王妃说得如此郑重其事,绝非儿戏,不禁心底一惊,忙给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又对太妃和王妃道:“你们莫急,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