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思考,李恪做出了决定。
这些珠宝银两,本来应该上交朝廷的,但眼下益州蝗灾还未全面解决,日后用钱的地方只会更多,所以,李恪便打消了上交的念头。
准备用这些钱,投入到益州农业当中。
接下来的几天。
各县官员主动递交罪状,并把贪污得来的银两,全部送往蜀王府。
经过盘点。
各县官员加起来所贪污的银两,几乎和赵光然贪污的持平。
这一情况,着实让李恪感到震惊。
可以想象,在他还没来益州前,赵光然和各县官员,究竟有多疯狂。
而另一边。
长安。
太尉府。
啪——
长孙无忌狠狠的将手中信件摔在桌上。
这位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立下汗马功劳,凌烟阁功臣,妹妹乃当朝皇后,亲侄子更是东宫太子,官拜太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此刻,正双目圆瞪,显得气愤无比。
“李恪!老夫还真是小看了你!”
长孙无忌目光闪过一丝杀意,脸上若有所思。
.......
益州。
赵光然死后。
整个益州官场,迎来了政治清明。
各县官员为保项上人头,一改之前大肆敛财的行为,开始变得体恤民情。
这一切,都来缘由李恪。
有他坐镇益州,如今各县官员,根本不敢造次。
蜀王府。
李恪正审阅着各县递来的折子。
李恪大力推行食用蝗虫,利用蝗虫创造利益空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蝗灾。
但蝗灾在益州肆掠半年之久。
期间,百姓颗粒无收。
现在,摆在李恪面前,又有一个很大的难题。
想要振兴益州,就必须找来农作物种子,让百姓重新种地,益州才能重焕生机。
李恪手里拥有大量钱财。
可眼下,整个大唐,都被蝗灾肆掠,农作物种子,也被别有用心的商人牢牢攥在手里,朝廷方面,也无法保证每个地方都能派发农作物种子。
所以,农作物种子,变的有价无市。
而且,这几天,益州各县官员,都在折子里请求李恪,希望他能够上奏朝廷,索要一些农作物种子。
“都督,您该用膳了。”
这时,护卫长何集端着餐盘走了进来。
“放着吧。”
李恪正思考如何解决益州农业危机,哪有心思吃饭。
“那怎么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