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夫为妻纲的儒教国度,一旦做君父的开始耍赖了,身为臣子的确实没有太多的办法。
尽管如此,高宗皇帝和秦桧还是低估了南宋人民抗金的意志。
在并不遥远的汉唐时期,汉族还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民族。
“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句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宣帝的上疏,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当时汉民族的脊梁,挺得多么的笔直和硬气。
到了北宋,虽然底气已经没那么足了,但起码对外做事还有条底线,基本的尊严和名声还勉强能够保得住。
而到了南宋的初期。汉人被女真人打成了一个筛子,饱受欺凌,整个汉民族的气息到了一个新的低谷。
而如今,好不容才等到韩世忠、岳飞、吴玠等新一批的将领出现,他们不但支撑起了整个南宋朝廷,与女真金国对抗的优势也是越来越大。大有收服中原,直捣黄龙府的趋势。
而就在这种优势的局面之下,皇帝和宰相竟然联手要对女真金人拱手称臣,甚至不惜屈膝跪拜投降,但求几天的安宁。
这种自侮自辱的行为。让拥有强烈自尊感的汉族人民集体反弹,文臣武将们空前地团结起来。要求对外强硬,绝不接受屈辱的报价,也绝对不臣服仇敌。
在这种背景下,终于有人敢站出来,冲击皇帝的底线了。
他就是监察御史方庭实。
方庭实的说法有两点:
………………“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陛下纵未能率励诸将,克复神州,尚可保守江左,何遽欲屈膝于虏乎?陛下纵忍为此,其如中国何?其如先王之礼乎?其如〔百姓〕之心乎?”
这是多么强烈、独立的思想,敢于公开正式地对皇帝宣讲,即便是在现代的今天重读这篇文章,也不禁要拍案而起,对方庭实肃然起敬。
试问之后的元、明、清,近代、乃至现代,有多少这样富于反抗精神的言论,有多少这般坚持原则的行为?
中华之脊梁,是越来越挺直了,还是越来越弯曲下去了!
方庭实的奏章让高宗皇帝终于坐不住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反对声音了,而是对他的政权,对他统治的合法性直接提出了挑战。
这个天下不是皇帝你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全体人民的天下,假如你做不好,我们有权不要你来当这个皇帝。
终于有人不买他的账,蔑视他所谓至高无尚的皇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