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皇帝支持的情况下,岳飞又一次向高宗提出辞职的请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
在现代社会的公司里,雇员向老板提出辞职抗争,是表示对于公司和老板的严重不满,是雇员所能够采取的最厉害的手段。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古代。
不得不说,岳飞对皇帝提出辞职申请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一而再再而三,几次三番的辞职要求,对于疑心甚重的皇帝,如何如何也不是一件好事。
一有所不满就要撂挑子,你把皇帝放置在什么地方?
高宗皇帝给岳飞的回复也是非常有意思:“顾安危注意,朕岂武备之可忘;惟终始一心。汝亦戎功之是念。益敦此义,勿复有云。所请宜不允”
你的责任就是保国卫土。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理,也不要问。
高宗皇帝的说话已经够清楚、够明白的了吧。
岳飞被迫升了官,接下来他又给朝廷发了一道奏章:“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臣岳飞上状奏:臣伏观正月十二日降到赦书,交割河南州县,内西京河南府系臣所管地分。自刘豫盗据以来,祖宗陵寝久失严奉,臣不胜臣子区区之情。欲乞晾带官兵,躬诣洒扫。谨録奏闻,伏候敕旨。”
假如说之前岳飞抗命不从的奏章是非常明显的逾礼,这封要求去给皇家祖陵扫墓的奏请就显得温情十足了,毕竟祖宗陵寝就位于岳飞的辖区之内。
可是,岳飞的要求,被高宗皇帝轻飘飘地否决了。
高宗皇帝的回复是:“已降指挥。差同判大宗正事士、兵部侍郎张焘前去袛谒陵寝。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札与岳飞照会;侯逐官起发,申取朝廷指挥,量带亲兵,同共前去袛谒。”
祖宗陵寝所在的位置与金兵所在的地方非常的接近,假如真让岳飞去了,鬼才知道会不会搞出乱子来。所以高宗才派出了兵部侍郎张焘前行。
很明显。在高宗皇帝的眼里,岳飞已经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对于南宋和金国所签订的第一份和议,也就是所谓的天眷协议,在南宋朝廷和金国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声。
南宋朝野的发对声音,在高宗皇帝和宰相秦桧的一意孤行之下的打压之下。有逐渐消落的趋势;但是,在金国的反对声音。因为一个人的突然转向,很快就变成了金国的主流意见,结果是,金国单方面把签订不久的协议给活活撕毁了。
金国这个一言定鼎的人就是完颜兀术。
受限于相对较少的人口基数,经过累年的不停征战,金国老一辈的名将大多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