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尊文抑武、以文制武”的这个制度,又如何导致宋军军力的孱弱呢?
宋朝的军事体质大致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的安排,根据《宋史?职官二》中的描述:“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
就这样,整个军队的指挥体系一分为三,相互制衡,也相互扯皮。
下层的安排,根据“更戊法”的规定: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目的就是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这种安排的结果,让整个军队的掌控权归于朝廷。而不会从属于某人。
只不过,朝廷是虚的,皇帝才没那么多功夫天天管着管那。
谁也管不了的结果,就变成了谁也不管了。
这种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公有制,或者可以称之为“官有制”。与天朝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人民公社”和“大锅饭”相比,非常的相似。
“大锅饭”的结果。必然带来机构的臃肿、人员的腐败、效率的低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