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在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失败之后,徐茂公便劝说李世民把他招为大臣,但是之前因为他与李建成的关系太过密切,而一直得不到重用。而他的一些治国之策略一直很受李世民重视,只是一直碍于他曾经为李建成效命的份上,没有重用他。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邯郸市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第三十一章 与世无争之选择(完)
“皇上,张无情此人现在要是不除,今后必将成为我大唐的动乱之源,请皇上三思!”长孙无忌在这个问题上,可是要追着李世民来劝告。
“宰相大人所言甚是,臣也请皇上三思!”房玄龄也附和道。
现在,李世民的心里全是他的兄弟的身影,而且张无情给了他非常多的启发,是他使得李世民知道兄弟之间的感情的重要性。试问一个能给他启发的人,他怎么能轻易的就把他给杀了呢?即使他是前朝的遗族,又怎么样?
“各位是想让朕做一个一点血性都没有的暴君吗?”李世民反问道。
他的表情不悦,几个朝中大臣都看在眼里。只不过,他们也知道一定要拼死的向李世民劝谏,他才会听得入耳。
杜如晦恭敬道:“皇上,向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且身为君王,理应为天下苍生着想,岂可因为世人的目光而弃天下苍生的命运于不顾呢?皇上,臣冒死相谏,望皇上三思!”
“皇上,先皇和皇上打下这个江山不容易,皇上难道要让一个祸患之源插在我大唐的心脏上吗?请皇上三思!”长孙无忌跪了下来。
“请皇上三思!”众大臣齐刷刷地跪了下去,正如当初他们要求自己玄武门上杀他的兄弟一样。虽然李世民不愿意,但是他们也是为了大唐江山着想,难道要漠视他们的劝说吗?
“魏卿家,你认为呢?”李世民把目光转向了魏征,既然治国良策采用他的,那么李世民也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听一听他的意见!
“回皇上,臣以为诸位大人所说的不无道理,皇上贵为一国之君,理应为天下苍生的安危考虑。而张无情虽然现在并无谋反之心。只不过,皇上不能保证他今后会怎么想,要是他有了后人,那么他们将会一直是我大唐的隐患。为了给后世一个安定的天下,臣认为,皇上应该忍一时之痛,除掉张无情!”
“既然魏卿家都这么说,那好吧!”
李世民顿了一顿,对一太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