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罢。”
这样,周志重的小道士生涯就算开始了(丘老道说他尘缘未了,是俗家弟子,重阳宫俗家弟子没几个,周志重的日子跟道士倒也没什么区别)。每日也随师侄们(跟他同辈的大多开课授徒了)一起做早课、打坐,间或打扫一下道观(当然,他辈份高,倒也没做多少体力活)。丘处机怜他学武至诚,将全真内功入门口诀传了给他。周志重古文底子一向较弱,内功口诀在他看来艰涩难懂,领悟起来实是头痛无比。当下决定先跟丘处机学文。丘处机对这个弟子实是偏爱,见他愿弃武学文,自是欣然而教。周志重也不知为何师父对自己青眼有加,实际是现代人豁达、眼界开阔、众生平等的思想,使他的气质异于常人,使人有亲近之感。他自己又是温厚的性格,几日下来,山上“清”字辈弟子都喜欢上了这个平易近人的小师叔。丘处机文武全才,跟随他习文日久,周志重获益良多。
全真择徒甚严,周志重虽蒙青睐,丘处机仍是派人下山考察身世来历,直到他曾被抓去做苦力的消息证实,才获许进入藏经阁查阅道藏。藏经阁在后院依山而建,背靠深涧,地势险要。周志重拾级上楼,但见书架处处,书籍汗牛充栋。随手而翻,均为道书。整个屋子走了一圈,居多为道藏,也有一些儒、佛书籍。原来王重阳融道、佛、儒思想于一炉,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并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经典。故此,全真为三教集大成者,这周志重倒是开了眼界。而除去道藏之外,武功秘笈倒没有多少,大多为七子一些练武注释。这让他找王重阳绝世神功秘笈的想法倒落了空,倒也明白自己为何如此方便进入藏经阁的原因。意兴阑珊之下,随手拿了一本书看时,却是《道德经》。道德经五千言为老子之作,博大精深,打开看时第一句倒也熟悉:“道可道,非恒道”。再往下看去,渐渐艰涩难懂,好在他发觉字里行间有着细小的字句注释,显然是有人读经时所作,这才勉强看下去。待到他深入看下去,却逐渐为其中的睿智所折服,不住地拍案赞赏,老子名垂数千年,果非幸致。而注释却也简白易懂,描绘深刻,颇有意境。周志重原文、译文交相查看,不断为字里行间的深刻道理所折服。兴致所至,干脆找了笔墨,边读边临摹,读书练字两不误。丘处机数次莅临,见其用功,倒也欣慰,只是要他不可忘了例行打坐,勤练内功自可去病强身。周志重虽兴致不高,倒也坚持了下去。数月一过,内功练到了“修真活计有何凭?心死群情今不生”这两句时,感觉体内内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