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数十万士兵,尘土冲天,呼号动地,流矢如雨,人命的牺牲因近身肉搏而与时间的流淌构成函数。
周文的指挥能力远逊于章邯,带个万把人也许还可以,而现在是数十万人。能指挥好数十万人的古代历史上没有几个,白起、王翦才能做到。这数十万人,也许反倒成为周文的致命因素,组织调度混乱,被章邯打得头昏脑胀,节节败退。终于,起义军伏尸数万,秦军破车以百数,周文被迫败退出函谷关。
接着,在函谷关外的曹阳亭,周文收集散兵,缓了一个多月的元气。我们有理由猜测,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章邯开始调集咸阳附近各县的正规秦军,而“刑徒”临时政府军因为颇多掉队和开小差逃亡者,渐渐不复为秦军主力。随后章邯用以南征北战的大军,都逐渐以正规的关西秦军为主力。
伴随着正规秦军的出关集结,周文终于痛尝了正规秦军泰山压顶、无坚不摧般的战斗力,他在曹阳亭又一次被打败,被迫向东退至渑池。才安顿了十余日,被衔尾追来的章邯再次击败,这次败得很惨,人马死亡遍野。
周文拔出宝剑,看看麾下将官死得也差不多了,在焚烧了一切身边可以焚烧的宝贝之后,天又“簌簌”地下起雪花来,他悲怆地望着冬天有气无力的冻云,自刭了。流血含着恨意,蜿蜒了两三步,满是楚人功败垂成的遗恨。
赵王武臣之死
伴随着周文败死(十月),章邯的军队也杀入了中原(河南)西部。
随即到了十一月,北方的赵国这里,却出事了。却说赵王武臣下面有一个部将,名叫李良。这个李良在起义之前,就“素贵”(一向很高贵)。武臣给了李良一个任务,叫他到常山郡去抢地盘,具体就是赵国西部太行山山根下,今天石家庄一带,属于赵国北部的郡。李良的能量还挺大,到了十一月,基本把常山郡给圈下来了。
随后,李良继续西进,想跨越太行山进入山西,却被秦兵堵住了井陉口(太行山东西孔道)。这支秦兵很可能是北方防匈奴的边防军,被调来,向东南进入了山西,并且堵在井陉口,试图防御或者进攻太行山以东的赵国(河北西南部)地区。
这支秦军的将官是个有智谋的人,他给李良写去了一封诱降信。鉴于李良是个爱面子的人,这封信是以秦二世的口气写的:
“李良从前曾经侍奉我,并得到显贵的地位(可能是做到了秦二世的郡一级的官),现在李良如果能反赵助秦,就赦李良之罪,并且富贵之!”
这李良,从前是个秦二世的将官,并且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