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桥是保障攻城部队通过护城河的,两根长圆木,上面横铺木板,下面还有一对木轮,可以推动。秦军“吱吱嘎嘎”推动着十几辆飞桥,趟水走进齐胸深的护城河里,把飞桥架通。于是数万秦军像蚂蚁一样缘桥而过。
张耳在城头望着秦军,平静地说:“不用射击,壕沟是保不住的。”
越壕以后,秦军开始有序地分工协作攻城。有的从城底挖城,有的爬城,上下作业。
城墙上布满了如蚁附木般的秦兵——这些秦兵都是从关中秦本土而来,效忠秦皇族的。为了避免影响攀爬,他们都不带长武器,最多挎剑,留出两手顺着云梯猛爬,一旦登上去,就夺了守军的弩箭,向守军射击,他们的一部分目标是从城头顺马道杀落城底,劈开血路,从里面打开城门。
王离就这样不断地拼死往城头上输送自己的秦兵,好像液体违反了重力原理,顺着云梯的管子往城上流去。但是城墙毕竟稀释了抵达城头的秦军,在飞蝗般的乱石中,城墙顶上堆积了越来越多的秦兵尸体和血肉。张耳在城墙顶上杀红了眼,一边在杀流上来的秦兵,一边在杀胆敢在每个垛口退后一步的校官。张耳要誓与巨鹿共存亡了。
王离拼死冲击数月,竟然不能攻克巨鹿城墙。可见“攻城”属于难度最大的战斗形式,是孙武所说的“下之下者也”。进攻一方的伤亡比例往往是守方的数倍。“用不了太久,巨鹿城里就会慢慢兵少食尽的。”王离采取死困的办法,等待张耳在里边自己把自己吃死——这种状态居然持续了数月之久。当然他有时候也会再发起一两次大的进攻,因为赵军经过运动之后,饭量可以增加得更大。
张耳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一个多月下来,再坐等下去就是待毙了。于是他命自己的两个将军张黡(yǎn)、陈泽杀出城骂陈余去。这两个将军是怎么穿过秦兵的围困到达陈余那里的呢,大约是通过直升飞机空降到秦军后方的吧。其实,围城的军队即便人数再多,夜里也必须囤营栅休息,营栅不外乎是圆的方的,而且离城又不能太近,一个个即便犬牙交错,也不可能连成一个大圈密密地把城围住。总是有间隙可以穿插的。
张黡、陈泽冒着九死一生跑到了陈余那里,传达张耳骂街的话:“丞相说,他当年与您号称刎颈之交,如今赵王和丞相突围两月不能得脱,大将军您拥兵数万之众,居然未曾发一兵一卒相救,丞相问,你们为彼此效死的誓言哪去了?丞相每日在城中怒火灼灼,不怨秦军,只恨大将军不肯来!”
陈余说:“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