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向努力。在分封时,故意给六王的君臣制造矛盾,让他们内乱,使他们互相牵制,勾心斗角,无法对项羽构成威胁,并最终有利于项羽去收编他们,重新建立统一帝国。所以说,这不能是割据倒退,而是在收拾天下,是曲折地去往统一的方向发展。
项羽为什么不干脆派自己的楚将去齐、赵、秦、燕、魏为王,而是派追随项羽入咸阳来自诸侯国的将官去呢?大约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不能够。派自己的楚国部下到这些地方为王,显出了自己的私,势必更加激化与六王既有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唯独是对于韩国,它最小最弱,项羽后来就诛杀了韩王成,然后派自己的部将楚人郑昌过去为王。尽管如此,项羽还是为某些个诸侯王派置了楚人做其相国,譬如项氏家族的项它就被派到山西西南部的西魏王魏豹那里做相国,盯着和制约着魏豹。
可以说,项羽这是在力求控制和整合已经分立为六王的诸侯们,是走向称帝目标的第一步努力。
项羽本人,则占了九个郡,自立为西楚霸王。在他的上边,唯一比他大的,就是义帝。西楚霸王的“霸”,不是霸道不讲理的意思,而是春秋时代霸主的意思。春秋时代多个诸侯的领袖就叫霸,如霸主齐桓公,霸主替式微的周天子维持诸侯秩序。现在诸侯都叫“王”了,项羽叫霸王,可以把他理解成多个诸侯王的领袖,替义帝管理多个诸侯,一如齐桓公替周天子管理多个诸侯。其实,现在天下所有十八个王都是他封的,他已不只是霸王(多个王的上级领袖),而是实质上的帝了(所有王的上级领袖)。但是,现在义帝还在,十八个王不能推举项羽当皇帝——那成了造反了。而后来义帝没有了的时候(具体怎么没有的,随后再说),好几个诸侯王(包括刘邦),立刻开始反项羽,项羽立刻和他们展开交战,甚至在刘邦的裹挟下,主要的诸侯很快都联兵打项羽。众王推举项羽为帝的事情,固然也就不会有了。
总的来讲,旧的诸侯王还在,新封的王多是旧诸侯王的部将,他们对项羽的忠心,此时还不强,项羽叫他们给自己上帝号,显然不可能。而项羽自己的部将,功劳和资格都还比不了张耳、臧荼、赵将申阳这些人,还不配被封为王。
为项羽计,现在只有以自己的军队,把这些诸侯王都战败,遣自己的部将为新王,那么,众王给他上帝号,才能说是可以和必然的。但是,眼下六大贵族诸侯王都在,自有王国地盘,项羽以楚军去打他们——而他们又没什么过错可被打,项羽一是不容易击败他们,二是如果真的去打,那在诸侯眼里,他就跟侵略成性的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