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br />
一下子群龙无首,赵兵大惊乱,阵形遂大坏,纷纷四向遁走。陈余在军中一边被人挤冲撞着,一边喊:“我没有死,我在这里!我是陈余!陈余在这里,陈余在这里!”
众人士卒哪个听得到,旁边一个侍卫对他说:“代王,您别再喊了,您再喊,都把敌人召来了!这帮人为了封个几千户,还不眼睛都红啦!”
陈余赶紧闭嘴,命令诸将遏制大军乱奔乱遁之势。诸将举着宝剑,不断砍杀乱跑的士卒,可是照样不能止住士卒的遁逃。汉军终于从水上解放出来了,好像拿到票的中国人民,终于欢天喜地地向赵军冲去,帮着赵国军将砍杀士兵。
我们说,这些赵国士卒都是本地人,本地人在本地打仗是最不好的事情,因为他们遇上一点理由可以溃败,就会毫不犹豫地都溃败回自己家里去了。这就是李左车说的“去国远斗,其锋不可挡”,远征军异地作战,只能凭着战胜这一条活路,所以锋锐不可阻挡。于是赵将虽然砍杀,但是阻止不了赵卒这些有家可回的人。
韩信汉军遂大败陈余赵军,抓的俘虏无数,以数万战败二十万。陈余一路飞逃,向南逃到不远的槐河边,被汉军追斩。这个秦汉之际的宋襄公,曾经为赵国复立立下不朽功勋的反秦先驱,把生命终结在一条山西南部的河边。一并被淹没的,是某一种贵族的命数。
赵王歇随后亦被南下追及都城邢台的汉军,杀于乱军之中。
中国的贵族,基本上在这个时刻消灭殆尽了。
为什么上天不肯给这些贵族机会?复立贵族本来是“从民所望”,但是随着复立的贵族,不出几年,各个依次倒下,人民也被迫地慢慢将这类人遗忘,而开始属意于卑贱出身的布衣英豪。
实际上这场运动,本来就是布衣英豪作为主导的,贵族不过是拉来当名义领袖的,人们最终属意于布衣英豪,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韩信,拿着他那空着的酒杯,走进陈余留下的红旗飘飘的营垒,登上垒去,极目眺望西方的太行之山。韩信沉吟了一会儿,把酒杯放在垒墙上,然后轻轻说:“传我的命令,有生得李左车者,赏千金。”
乘胜之威,韩信降燕
曹参没有参与这次破赵的井陉大战,他留在魏地击败了赵国别将戚将军,随即,他吊着俩胳膊,转去增援荥阳前线了。
战败赵军的韩信随后考虑进击燕国。燕国也原是战国七雄之一,是七雄中最弱者,一直没有什么表现,地处相对偏远的河北北部。
韩信正在思考攻击燕国的事,这时候,李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