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在前一段时间去年底被封为了赵王,一看自己的老门客刘邦在这里指挥坐定呢,也大惊失色,犹如突然看见不明飞行物在窗外闪过。
俩人都战战兢兢,不知刘邦是不是接下来就要把自己法办。韩信说:“汉王,那我以后干什么啊?”
刘邦已经从一个弃军逃跑,人人皆可捉之卖钱的人,变成了十来万大军的总统帅,神气又足了,说:“你们都是有功之人,论功当然要行赏,赵王张耳,你即刻北上邯郸,守备赵地。韩信,寡人现在拜你为赵相国,北上重新征发赵兵——我看还有很多青壮年在这里到处晃呢,年轻轻的不去打仗,未来一辈子都要后悔的——征发足了之后,受我诏书,应诏击齐!这个主意不错吧!”
韩信一看,自己被夺了军权,但是改做了赵相国,这是赵王之下最大的官了,自己从一介布衣,变成了相,终于离王只有一步之遥了。至于军队不军队的倒没有什么,没了可以再招,两腿的人到处有,于是心中由惊愕,转成且惊且喜。
韩信只得鼓着嘴领命。
刘邦抢韩信印符军队的事,表现了刘邦对韩信的不信任,当然这也体现了刘邦的慎重。在瞬息万变你死我活的战争年代,没有人是可以绝对信任的,曹操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被罗贯中讹说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没道理了)是很有道理的。刘邦自己有势的时候,对诸将连呼带骂,这些为了求封得爵的逐利之徒也不会跑了离开他,但是一旦失势,损兵折将亡命来归,这些逐利之士又不是骨鲠之臣,怎么可以依赖和信任呢?所以说,刘邦夺印是知己知彼的慎重。袁绍在官渡大败之后,也是逃奔北过黄河,不经通报,直接扑到黄河以北其部将蒋义渠的营中,抓住他的手说:“义渠将军,孤今日以首领(头颅)相付矣!”意思是,我来了,你要是杀我,我也没办法了。吓得蒋义渠只好避开让出大帐,由袁绍霸占直接发号施令。英雄临着危机,都能为常人所不能为。
刘邦得了韩信军,重新大振,当即引着韩信的诸将部队,南移到小修武屯住。而韩信就像被剪了羊毛的羊一样,这次其实是连肉都剪光了,重新北上赵地,去长肉去。预备长满了肉之后,收得新赵兵,向东击齐。
汉王随后又不断发现有成皋诸将像他一样带着侍卫从渡口北上而来,一问,都是学他的样子,从城里逃出来,飚着车,出逃过来的。刘邦刚要责怪这帮人,又一想算了,得到人比得到城还重要。不一会儿,从成皋飚车出来的越来越多,成皋城里都是破车和绝望得搭不上车的群卒了。于是,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