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于心理的健康的事件作出积极反映的人,便是心理健康的人。而有少数人,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给人一种“脾气古怪”的感觉,心理学上就称这类人患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亦称“心理病态人格”,是指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患者以固定的反应方式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适应功能的缺损,或增进自觉的痛苦,并作为倾向组成对自己对社会都不公正的、不得体的行为模式。
所谓不伴有精神症状的适应缺陷,是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例如,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过份或畸形发展,就会变得过份理智,缺乏人情味,显得僵化、死板。因此,人格障碍患者常常难以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及自身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难以对周围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难以正确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和周围的人,甚至亲人发生冲突;对工作缺乏责任感,经常玩忽职守,甚至超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作出违反法律或扰乱他人及危害社会的行为。
有些人把人格障碍看成是精神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严格意义上的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范围中一种介乎精神疾病与正常人之间的行为特征,因而患者既不是“精神病”,又不能算是“正常人”。
人格障碍的表现十分复杂,根据其表现可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群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第二群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戏剧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第三群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
二 基本特征
人格障碍的种类较多,表现各异,但各类型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1。一般始于青春期。人格是从小逐渐形成的,人格障碍也是如此。人格障碍的特征往往从儿童期就有表现,到青春期开始显著。因为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就愈大,因而在青春期以前不能轻易诊断人格障碍。
2。都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这是各类型人格障碍最主要的行为特征。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行为变异,如偏执、自恋、反社会攻击等,都会给他人造成困扰,甚至带来祸害。
3。常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处。因此该类人不会感到自己有缺点需要改正,而常把社会或外界的一切看作是荒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