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理家还照顾她。
“圣诞节前几天,我跟先生一起装饰圣诞树,忽然心血来潮,决定替这对老夫妇也布置一棵。于是我们买了一棵小树,用漂亮的饰物和彩灯把它装饰好,又包了几份小礼物,在圣诞夜送了过去。
“老太太哭了起来,泪眼模糊地望望闪烁耀眼的灯光。她丈夫则一再说:
‘我们好几年都没有圣诞树了。’第二年,我们每一次过去看他们时,他们都会提到那棵树。
“我们替他们做的只是一件小事,但我们却得到了快乐。”
他们的快乐是自己善心的结果,它变成一种深厚温暖的感觉,永远留在记忆里。
最常见、最持久的一种快乐则近乎一种满足状态——一种既非快乐,又非不快乐的状态。
如果在一段时间里,你的感觉以积极的心态为主,你一方面觉得很快乐,一方面又觉得没什么快乐,那你就是个快乐的人。
我们一生大半的时间都在家里跟家人度过。可惜这个原本应该安全而充满快乐与爱的避风港,常常会变成互相敌对的地方,使家人享受不到快乐和谐。
在我们“PMA,成功之道”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积极有力的青年被问道:“你有什么问题吗?”
“有。”他回答:“就是家母。其实我已经决定这个周末就要离家了。”
我们和他谈话以后才发现,母子之间的关系显得不太和谐,老师发现他积极专制的个性跟他的母亲一的模一样。
老师便对他说:“你跟你母亲的个性显然相似,因此你应该可以由自己的态度推断她的态度,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的感觉便能了解她的感觉,因此你的问题应该很容易解决。
“下面是你这星期的特别功课:母亲要你做事时,就‘高高兴兴地’做;
她发表意见时,你要真诚而愉快地随声附和,或干脆什么也不说。这样你就觉得愉快极了,说不定她也会学你的样儿哩。”
“没有用!”学生说,“她实在很难缠!”
“完全正确,”老师回答说,“除非你用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否则没有用的。”
一星期以后,老师又向这个青年提到这个问题,他这么回答:“我很高兴地告诉你,整整一个星期,我们之间没有说过一句令人难过的话,我决定不走啦。”
我们往往以为大家都喜欢自己所喜欢的,大家都想自己所想的;而且一般人都以自己的反应来推断别人的反应。这种看法有时候是正确的,就象上述那个青年跟他母亲一样。但是许多问题却是父母不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