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的说话是三岁小孩不懂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偷了火柴放了火。
但大家也不傻,玉米地旁垮了一半的用石头垒的小灶可不是一个三岁小孩能做的,铁定是跟着哥哥姐姐们屁股后跑的小孩顶了这个锅。毕竟三岁小孩能以不懂事做借口,八九岁或者十岁出头的孩子说出去就有点不好听了,所以这个火最好就又不懂事的小孩来“放”了。
同样是三岁小娃的穆建宁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冒犯!
小孩家里给玉米地的主人搬去了几捆柴火和一担玉米才了事的,至于为什么还赔玉米,因为主人家后面又突然想起了被烧掉的地里还有几个零零散散晚熟的玉米还有收下来。
小孩家里知道这话有多少水分,但是没办法,谁让他们家孩子手贱呢,最后还是几个孩子家里每家凑点,凑足了一担才送去。
村里有不少有孩子的人家却因为这都收紧了神经提高了警惕,谁家的粮食也不是白来的,也不能这么糟蹋了,不约而同地对自家孩子三声五令,特别叮嘱不能碰火柴!不能再野外放火!
穆家也是这么想的,年轻的孩子精力特别旺盛,大太阳不下地干活的话,大人们连门都不想出,偏偏孩子们要成群结队地跑出去玩。
所以干脆让他们把精力用到了正处上,比如帮家里收玉米。
不白干,有钱拿。于是大大小小都被吸引去地里了,每天从早干到晚,人都蔫哒哒的,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恢复了活力。
家里除了她和比她还小的穆建荷,其他孩子都接受了这份“工作”。
穆建荷人虽小,但比她亲姐姐穆建萍机灵多了,每次老四夫妻俩回来,总是合时宜凑上去关心问候,而是不是像姐姐一样只在一旁眼巴巴望着,不说什么也不做什么。
眼下最是嘘寒问暖的时候,比穆建宁还低的丫头这几天就爱坐在玉米地旁守着放着凉白开的盆,每隔一会儿就甜甜呼唤着爸妈歇息喝水,在外人看来属实是个贴心小宝贝了。
路过的村里人都会夸两句,称赞老四夫妻俩不愧是教书育人的老师,真会教孩子,不像他们家孩子又怎么怎么样顽皮。
朱青青和穆显季夫妻俩虽有点尴尬他们也没有有意地要怎么教孩子,但听了夸奖的话也是会高兴的。
对比眼前嘴甜又会撒娇的小闺女,又想起平时闷声打不出一个屁的大闺女来,就有些后悔,后悔前几年一直把大闺女放在婆婆跟前养,而不是老二家,要是早放在老二家,说不定就跟小闺女一样活泼。
这顿饭可以说是早饭也可以说是午饭,早在四点钟的时候穆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