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一样地嗔怪道,大哥知道了,该不会骂你吧?我倒不怕大哥责怪,只怕你老七心里不定怎么恨我呢!一向不善玩笑的何冬圃半真半假地一下子戳到我的心窝子里。你……何冬圃摇摇头,其实我事先与大哥打了招呼,这个司小吟我也挺看好,既然要把这孩子当个材料用,就得让她好好历练历练,多吃点苦头。我也和她交过底,她倒是挺有性格的,说在山区老家,砍柴,放牛,种山芋,什么活都干过,能承受得了。这不,我刚才与农场的头头们了解了一下,对她反映都不错,过几天我就打算把她调回去,先让她给我当个助理吧!按说呢,正宗的大学生,我这公司里还是头一个哩!是呀,这才叫人尽其才,用得其所呢!我高兴地恭维道,好像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似的。何冬圃把胳臂搭在方向盘上,扭头望着我:老七,你是不是对这妞儿动心思了?我急忙矢口否认。你呀,简直就是个当代宝玉,天生有女人缘。何冬圃叹口气,我和你嫂子也在背地里替你着急,总是这样形单影孤地当光棍也不是个办法。太大众化的人又难入你的法眼,按说呢,这个司小吟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只是,唉……三哥说哪里去了!好歹我是当叔叔的呢!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脸红了。11散场后又是饭局,话剧团设便宴招待来宾。我是编剧,自然而然又成了饭局的中心,从领导到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纷纷上前给我敬酒表示祝贺,而我的酒量显然无法应付。料想不到的是,杨依依表现出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巾帼豪气,慨然道:秋老师不胜酒力,还是我代他敬大家吧!
第39节:饭局
杨依依写的一组古诗解读,我拿给《流火》杂志的诗歌编辑看了,他大感兴趣,一再拍案叫好。他说,前些年出了不少文学鉴赏词典一类的书籍,对唐诗宋词元曲做过一些评析,但以诗的形式对古人名作重新进行演绎517Ζ,这种文学形式还是比较新颖的,估计在读者中会很有市场。我一听大吃一惊,天哪,原来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即将辉煌诞生,想到那天晚上在饭局上我曾对她的新潮《静夜思》大不以为然,颇多贬抑之语,顿感自愧不已,看来主观主义真是害死人,凭我一己好恶,差点扼杀了文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带着强烈的内疚,我把杨依依引荐给那个编辑,两人一见如故,顿成知己。当下,那组作品便被编排在新一期的《流火》上,编辑还给配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评论予以高度评价。我也就势把杨依依赠与我的老师桂冠隆重转赠给了那位编辑,他自然是当仁不让地笑纳了。帮人帮到底,这是我为人处世的一条准则。上午,市作家协会召开理事会,讨论吸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