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奇怪,看看你待的地方。”医生指指观测站,它像是卡在纵横交错 的管道和线缆中的一只小鸡蛋,“你的研究对象是最大的,可待的地方是 最小的,再想想你在这里待了多长时间?你上次苏醒后已经四年没冬眠 了吧?”
“我没抱怨,’万有引力‘·号的使命是执法而不是探索,起航匆匆忙忙 的,能建立这个站就不错了。。。。。。关键是,我的幽闭恐哄与这个无关。”
“我们到一号广场去散敞心吧,肯定对你有帮助。”
医生没再多说什么,拉着关一帆向舰首飘去。如果在加速状态下,从 舰尾到舰首相当于从一千多米深的井里爬上来,但在目前匀速航行的失 重状态下,去那里就很容易了。一号广场位于圆柱形舰体的头部,笼罩在 一个半球形透明罩下,站在这里,几乎感觉不到半球罩的存在,仿佛置身 于太空中。与球形舱中的星空全息影像相比,这里更能体会到外太空航 行的“去物质效应”。
“去物质效应”是宇航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当人们身处地球世界时, 周围被物质实体所围绕,潜意识中的世界图像是物质的和实体的;但在远 离太阳系的外太空中,星星只是遥远的光点,银河系也只是一片发光的薄 雾,从感官和心理上,世界己经失去了质量和实体感,空间主宰了一切,于 是,航行者潜惫识中的世界图像由物质的变成了虚空的,这个心理模型是 宇航心理学的甚本坐标。这时,在心理层面上,飞船成为了宇宙中唯一的 一个物质实体。在亚光速下,飞船的运动是不可察觉的,宇宙变成了一间 没有边际的空旷展厅,群星都像幻觉,飞船是唯一的展品。这种心理模型 可能带来巨大的孤独感,并且很容易在潜愈识中产生对“展品”的超级观察者的幻想,进而又带来因完全暴露而产生的被动感和不安。 所以,外太空宇航中的负面心理因素大多是以外部环境的超开放性为基础的。而在这种环境下,关一帆竟然产生了幽闭恐惧,这在韦斯特丰 富的专业经历中十分罕见。但眼前还有一件更奇怪的事:韦斯特明显看 出,关一帆进人广场后,暴露于广阔太空并没有使他产生舒适的解脱感, 他身上那种因幽闭产生的躁动不安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