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警方目前仍在努力寻找策划暗杀王子行动的“基地”领导人,以及向杀手提供资金、食宿和炸弹制作技巧的恐怖网络。
2010年8月1日,伦敦警方对两名男子进行讯问。这二人被怀疑与英国军情六处总部及伦敦一处邮局发现的包裹炸弹有关。在此前的7月8日,英国军情六处位于伦敦的总部曾收到了一枚包裹炸弹。第二天,警方又在伦敦一家邮局信件分拣室发现另一枚炸弹。
伦敦警方发言人对外宣称,这两名嫌疑人在北威尔士地域被抓获,后转移至伦敦,警方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公开讯问。不过警方发言人没有透露这两名嫌疑人身份。
由于英美两国情报机构多年来一直是步调一致,共同行动,从而也让自己树敌太多,招致这样的报复并不奇怪。
第二十卷 英美同谋,共同窃听世界风声
第七十章 “英美协定”共同打造曼威斯山窃听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英美在情报方面的合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窃听和监控,资源共享成了他们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战结束不久,英美两国情报机构签订条约,共同联手建立一个庞大的全球监听网,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并不排除对战时盟国和自己的国民进行监控。
1940年7月8日,正当希特勒占领整个欧洲大陆时,丘吉尔就派出英国大使鲁西安爵士来到白宫,向美国提出合作,决定用英国当时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无线电监听技术,同美国人交换英国急需的情报。因为当时美国在这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两天后,鲁西安爵士在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再次正式提出:如果您能批准此项交换,我方建议,为避免使情报落入我们的敌人手中,请贵国立即向我国派遣三名军官和科学家。如果美国政府在得到英国设备和仪器的所有细节后,能够与我们的技术专家分享他们急需的秘密情报,我国政府将不胜感激。
双方同意了这项交易,并开始了有限的合作。1943年5月17日,两国正式签署了一份关于通讯情报合作的“英美协定”。从一开始,协定就允许两国可以交换技术专家以及两国监听到的所有敏感信息,还统一规定了搜集和发布情报的方式,参与情报搜集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规定。由于英国能够调动一些英联邦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情报机构,这一合作又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1944年3月13日,这些国家解码机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